第1章

故事概括

故事以“桃花源里好耕田”为起点,围绕阿禾与志远的乱世情缘展开。志远实为隐姓埋名的士兵,与阿禾在桃林旁相守,承诺丰收后带她看山外桃花,却在春汛中为掩护战友牺牲。阿禾守着坍圮的家园与桃林,在绝望中等待,直到自称“陈九”的渔人出现——他实为志远的战友秦风,因不忍见阿禾沉沦,冒充志远陪伴在她身边。

谎言终被戳破,秦风坦白志远牺牲的真相,阿禾在痛苦中接纳现实,却意外发现自己怀有志远的孩子。乱世未平,日军入侵,阿禾拿起志远的佩刀守护家园,秦风率部抵抗,两人在烽烟中相互扶持。最终,战争平息,阿禾生下儿子念桃,与解甲归田的秦风一同守着桃林,抚养孩子长大,并认养了志远的母亲,将思念藏进年年盛开的桃花里,在平静中延续着对逝者的牵挂与对生活的坚守。

人物介绍

阿禾:故事的核心人物,坚韧而重情的乡村女子。从最初依赖志远的温柔,到经历生离死别后的隐忍与成长,她始终守着与志远相关的土地与回忆。面对谎言与战乱,她未被击垮,最终以母亲的身份扛起生活的重量,将思念融入日常,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纽带。

志远:阿禾的爱人,实为士兵的他隐瞒身份与阿禾相守。他温柔且有担当,用谎言为阿禾构筑安稳的假象,内心却藏着对战争的无奈与对未来的憧憬。最终为掩护战友牺牲,他的存在虽短暂,却成为阿禾一生的精神支柱,象征着乱世中普通人对和平的渴望。

秦风:志远的战友,性格正直却也藏着柔软。他因愧疚与怜悯冒充志远陪伴阿禾,后在战乱中率部抵抗,展现军人的责任。战后解甲归田,协助阿禾抚养孩子、照顾志远的母亲,他的存在既是对逝者的承诺,也成为阿禾身边沉默而可靠的支撑,体现了乱世中人性的复杂与温暖。

念桃:阿禾与志远的儿子,名字取“思念桃花”之意。他的出生为阿禾的生活带来新的希望,是志远生命的延续,也是桃林里新生的象征,让过往的伤痛在成长中渐渐沉淀为平静的力量。

志远母亲:淳朴的老人,早年丧夫,独自抚养志远长大。她对儿子的牵挂与对孙辈的疼爱,为故事增添了亲情的厚重,也让阿禾与秦风的守护有了更具体的意义,体现了乱世中家庭纽带的坚韧。

第一章 桃根

惊蛰刚过,雨就没断过。

阿禾跪在桃林里,指甲抠进湿泥里,把最后一截桃根往深处按。泥水顺着她的袖口往里灌,冻得骨头缝都发疼,可她不敢停。这片桃林是他临走前亲手栽的,他说桃根扎得深,来年开春就能挡挡山风,护着屋后那几分薄田。

“阿禾!水漫过来了!”

二柱的声音在雨幕里打颤。阿禾抬头,看见浑浊的黄浪正顺着山脚爬,像条饿极了的蛇,舔舐着田埂的边缘。她慌忙爬起来,抓起墙角的锄头就往田埂冲,刚把第一捧土拍实,浪头就“哗”地漫过了鞋尖。

“别管了!快跑!”二柱拽着她的胳膊往后拖,“志哥说了,保命要紧!”

阿禾的胳膊被拽得生疼,可她挣不开。她看见自家的茅屋在浪里晃了晃,像个醉汉,然后“咔嚓”一声塌了半边。屋檐下挂着的那串干辣椒,是他去年秋收后串的,红得发亮,此刻正随着断梁在水里打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