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我不敢看他的眼睛,只能盯着他的鞋尖。其实我想问的是,你能不能留下来,留在这个有我的城市。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最普通的问候。

余承贺沉默了几秒,然后轻声说:“我想去京城的警校。”

“警校?”我猛地抬起头,有些意外。在我心里,他应该去学金融、学法律,去那些听起来就很“精英”的专业。

“嗯,”他点了点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我从未见过的坚定,“我想当警察。”

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京城,那么远的地方。我知道,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又远了一步。

4 句号

高考结束的那天,天空很蓝。我走出考场,看到余承贺正站在不远处等我,手里拿着两瓶矿泉水。“考得怎么样?”他递给我一瓶水,笑容温和。

“还行吧。”我接过水,不敢告诉他我有很多题目都没答上来。

成绩出来的那天,我盯着电脑屏幕上的分数,心里一片冰凉。比我预估的还要低,别说京城的学校了,就连本地的重点大学都悬。而余承贺,毫无意外地考出了全市顶尖的成绩,稳稳地拿到了京城警校的录取通知书。

他要走的前几天,我们在小区的老槐树下坐了很久。他给我讲警校的课程,讲他对未来的规划,我静静地听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我有无数次想告诉他我喜欢他,想问问他能不能等我,可话到嘴边,却被自卑和胆怯咽了回去。我怕我说出来,连朋友都做不成;我更怕,他会用那种礼貌而疏远的语气,拒绝我。

后来,他搬家了,跟着父母一起去了京城。我去送他,看着火车渐渐远去,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我知道,我们的故事,从这一刻起,就画上了句号。

5 两条永不汇聚的平行线

大学四年,我努力学习,试图缩小和他之间的差距。在视频软件中找到他们学校的官网,在众多视频中寻找那个熟悉的身影。我偶尔也会在微信上和他聊几句,问问他的近况,学校怎么样,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话题每每以我开头以我结束,他也总是很礼貌地回复,语气依旧温和,却少了几分亲近。再到后来他的回复很少,有时几天都不会回,我知道我不应该在打扰他了。我们就像两条平行线,在各自的轨道上前行,再也没有交集。

6 朋友圈里的官宣

毕业后,我留在了本地工作,过上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我以为,我已经把余承贺彻底埋在了心底,成为了一段遥远的回忆。直到有一天,我刷朋友圈时,看到了他发的照片。

照片上的他穿着警服,身姿挺拔,身边站着一个很漂亮的女孩,笑靥如花。配文是很简单的一句:“余生请多指教。”但我却知道以他的性格他想跟她走到最后。下面有很多评论,有人说女孩是警校对面艺术大学的校花,既漂亮又有才华。

我盯着照片看了很久,心里说不清是什么滋味。有怅然,有失落,但更多的是释然。原来,时间真的可以改变很多东西。那个曾经让我心动的少年,终于找到了属于他的幸福。而我,也该放下过去,好好生活了。

我在心里默默地说:余承贺,祝你余生承欢膝下,岁岁无忧。也祝我自己,能找到那个属于我的,不用仰望的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