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话不多,但讲题时条理清晰,总能一眼看出她卡在哪个步骤。

周四下午的物理课,老师布置了一道难度颇高的综合题,给十分钟后点名回答。

应柠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却始终找不到突破口。

“用动能定理和动量守恒联立。”言屿低声说,把一张草稿纸推到她面前。

上面已经列好了基本公式和解题思路,字迹工整有力。

应柠顺着他的思路豁然开朗,刚好这时老师点了她的名字。

她站起来流畅地回答,得到了老师的赞许。

“谢谢。”坐下时她小声说。

言屿只是轻轻“嗯”了一声,目光仍停留在自己的试卷上。

放学时,应柠发现自己的伞不见了。

窗外春雨淅淅沥沥,丝毫没有停歇的意思。

“用我的吧。”言屿从后面走上来,把一把黑色的伞递给她。

“那你呢?”

“我等人。”他简短地说。

应柠道谢后离开。

走到校门口时,她回头看了一眼,却发现言屿正把书包顶在头上,快步走向校门外的方向。

他分明是在淋雨。

“言屿!”她喊了一声。

他回头,雨水已经打湿了他的头发和肩头。“怎么了?”

“你不是说等人吗?”

言屿顿了顿,“他来了。”说完指了指校门口的一辆黑色轿车,快步走去。

后来应柠才知道,那天言屿的父亲根本没来接他,他是冒雨跑回附近的公交车站的。

高三的日子像翻书一样快。

期中考试前一周,应柠生日到了。

她没告诉任何人,高三这种紧张的时刻,谁还有心思过生日呢。

早读时,她发现课桌里多了一个浅蓝色的信封,没有署名。

里面是一张手工制作的卡片,封面是细腻的水彩梧桐——校园里那排她最喜欢的树。

内页只有简短的“生日快乐”四个字,笔迹是她不认识的瘦长字体。

“谁放的?”她小声嘀咕。

旁边的言屿正在背英语单词,头也没抬,“可能是文艺部的同学,他们有时会做这种事。”

应柠想了想,觉得有理。

她小心地收好卡片,心里却泛起一丝暖意。

那天放学后,她作为值日生最后一个离开教室。

在清理讲台时,学习委员周浩凑过来,“班长,今天是你生日?”

应柠惊讶,“你怎么知道?”

周浩神秘地笑笑,“有人特意提醒大家给你准备小惊喜呢。”

说完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我们几个凑钱买的,生日快乐!”

盒子里是一条精致的手链,不算贵重,但心意满满。

“谢谢...可是,是谁提醒你们的?”应柠问。

周浩眼神闪烁了一下,“这个嘛...秘密。反正有人记得。”

当晚,应柠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状态:“谢谢大家的祝福,很温暖的十八岁生日。”配图是那张匿名卡片和手链。

很快,一个从未在她状态下发过评论的人点了赞——言屿。

很快期中考试成绩出来,应柠的物理破天荒地考了班级第五名,而以往她总是在第九名到第十一名徘徊。

“进步很大,”物理老师在课上表扬,“应柠同学这次在力学综合题上拿了满分,很难得。”

下课后,应柠兴奋地转向言屿,“谢谢你,这段时间一直帮我讲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