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需要时间,需要成长。在那之前,他必须扮演好一个“正常”的婴儿——健康、乖巧,偶尔哭闹,却又不会让人觉得异常。他要让母亲放心,让父亲注意到他的存在,却又不会因为过于出色而引来忌惮。

夜深人静时,福宜躺在婴儿床上,睁着眼睛看着帐顶。月光透过窗纸照进来,在帐上投下斑驳的影子。他开始梳理自己所知的历史脉络:现在是康熙五十九年冬,距离康熙驾崩还有两年,距离胤禛登基还有三年,距离年氏去世还有四年,距离福惠夭折还有九年,距离福沛出生还有两年。

时间紧迫,但他不能急。

首先,他要保证自己的健康。原本的福宜早夭,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婴幼儿时期体弱。他必须想办法增强体质——等能进食辅食后,要尽量多吃些有营养的食物,比如鸡蛋羹、小米粥,还要多晒太阳,哪怕是在院子里待上一刻钟也好。他甚至在心里盘算着,等再大些,要不要“无意”中表现出对习武的兴趣,既能强身健体,又能让胤禛觉得他有男儿气概。

其次,他要关注母亲的身体。年氏身体本就不算强健,又接连生育,损耗极大。他要想办法让她保持心情愉悦,避免忧思过度。或许可以在她身边安排几个可靠的侍女,多和她说些开心的事;或许可以“无意”中提醒她注意保暖,不要着凉;甚至可以在胤禛来的时候,“撒娇”让父亲多陪陪母亲,让她感受到被重视。

最后,他要为两个弟弟的出生和成长做准备。对于即将在明年出生的福惠,他要提前让母亲和父亲重视起来,比如在母亲孕期时,提醒她注意休息,让太医多来诊脉;福惠出生后,要确保他能得到最好的照料,避免因为“疏忽”而染病。对于雍正元年出生的福沛,他要想办法避免母亲在孕期出现意外——或许可以提前了解母亲上一世孕期的异常,比如是不是受了惊吓,或者吃了什么不该吃的东西,提前做好预防。

“一步一步来。”福宜在心中规划着。他拥有超越时代的知识和对历史走向的了解,这是他最大的优势。但同时,这也是他最大的秘密,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他必须像一只潜伏在暗处的猎手,耐心等待时机,积蓄力量,在关键时刻给予致命一击。而现在,他要做的第一步,就是好好睡觉,好好吃饭,快快长大。

窗外的雪还在下,无声地落在王府的青砖上,覆盖了一切痕迹。福宜闭上眼,听着窗外的风雪声,渐渐进入了梦乡。在梦里,他看到母亲笑着坐在院子里,身边围着两个弟弟,父亲站在不远处,眼神温柔。那是他想要的未来,也是他必须实现的未来。

第二章 初显聪慧,父心微动

康熙六十年,春。

京城的雪终于化了,泥土里钻出嫩绿的草芽,王府里的海棠也打了花苞,空气里弥漫着潮湿的泥土气息和淡淡的花香。福宜已经一岁多了,按照这个时代的计算方式,算是两岁。他已经能够扶着东西走路,脚步虽然还不稳,却已经能踉踉跄跄地从婴儿床走到窗边。更重要的是,他已经能说一些简单的词语,比如“额娘”“阿玛”“饭饭”,每一次开口,都能让年氏惊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