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林母心疼地冲上前,先是握住女儿的手,然后小心翼翼地抱过外孙女,连声说:“辛苦了,我的孩子,宝宝真漂亮……”这唯一的温暖,却无法驱散林晓月心底的寒意。她闭上眼,不愿再看那一家人的表情。

单人病房里,终于安静下来。陈浩一家以“回家准备东西”为由离开了,只有林母陪在身边。林晓月侧躺着,凝视着婴儿床里那个小小的人儿,她睡得正香,浑然不知自己降临世间迎接的是怎样的目光。

女儿,她的软肋,也即将成为她最坚硬的铠甲。在经历了身体撕裂的十三个小时后,她感受到的是一种更为彻骨的心寒。曾经对婚姻和家庭的幻想,在产房门外那瞬间的沉默与嫌弃中,被彻底击碎了。她轻轻握住女儿挥舞的小手,一个模糊却坚定的念头在心底滋生——她必须为这个小生命,撑起一片没有阴霾的天空。

第三章:月子的围城

回到出租屋,林晓月正式开始了“坐月子”的生活。这原本该是休养生息、备受呵护的时期,对她而言,却如同置身于一座无形的围城。身体的虚弱、涨奶的疼痛、半夜无数次起身喂奶的睡眠剥夺,已经让她精疲力尽。然而,精神上的折磨更甚。

婆婆王桂兰彻底卸下了伪装,态度敷衍至极。炖的汤清澈见底,给的饭菜常常是中午的剩菜。她抱着孩子时,总会唉声叹气:“哎,长得倒是挺俊,可惜是个丫头片子。”

小姑子陈婷则是这场冷暴力中的扩音器。她下班回来,总会制造各种噪音,嫌孩子的哭声吵了她休息。她会在陈浩面前,故作关切地说:“哥,你看嫂子,自从生了孩子,也不打扮了,脾气也大了,你下班回来连口热乎饭都吃不上。”她成功地一次次撩拨着陈浩本就脆弱的神经。

而陈浩,在最初的几天新鲜感过后,迅速回归了逃避状态。孩子的哭闹让他烦躁,妻子的疲惫他视而不见。他开始更晚回家,身上偶尔带着烟酒气。当林晓月试图沟通,他要么不耐烦地打断:“我在外面赚钱养家已经够累了,回来就不能清静一下?”要么就是那句万能的挡箭牌:“我妈我妹就是嘴上说说,心不坏,你让让她们怎么了?”

真正的转折发生在一个周末。孩子莫名哭闹不止,林晓月抱着她怎么哄都没用,自己也急得满头大汗。王桂兰在一旁冷眼旁观,嘟囔着:“就是惯的,哭累了自然就停了。”

陈婷看热闹不嫌事大,拉着陈浩低声说:“哥,你看别人家生儿子都顺顺当当的,怎么到嫂子这就这么多事?我看啊,还是得赶紧再生个儿子冲冲喜,说不定就好了。”

令人心寒的是,陈浩竟然真的被说动了。晚上,他躺在一旁,犹豫着开口:“晓月,要不……等身体养好了,我们再生一个?爸妈也是想抱孙子……”

黑暗中,林晓月的眼泪无声地流了下来。她看着身边这个同床共枕的男人,感觉无比陌生。她所有的付出、痛苦和委屈,在他眼里,最终都抵不过一句“要生儿子”。最后一丝对这个家、对这个男人的期待,在这一刻,彻底熄灭了。

她不再争辩,也不再流泪。只是默默地拍着孩子,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心里那座名为“家”的围城,轰然倒塌。剩下的,不是废墟,而是一片必须清理干净,以便重新建设的空地。离开的念头,从未如此清晰和坚定。她知道,为了女儿,她必须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