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敬畏?”他品着这两个字,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是怕朕砍了你的脑袋吧。”

我:“……” 陛下您要不要这么直接!

“放心,”他慢悠悠地吹着茶沫,“你的脑袋,暂时还能安安稳稳地待在脖子上。朕还没弄清楚,你到底是真的大智若愚,还是……别的什么东西。”

我背后冷汗又下来了。他果然一直在怀疑!

“臣……臣只是一介书生,蒙陛下不弃,擢升侍读,唯有竭尽所能,报效君恩!”我赶紧表忠心。

“书生?”苍离放下茶杯,目光锐利如刀,仿佛要剖开我的皮囊,看到我的灵魂,“可朕怎么觉得,你懂得东西,不像是一个普通书生该懂的?”

他身体微微前倾,一股无形的压迫感笼罩下来:“比如,那‘民脂民膏’的说法……比如,屯田之策的新意……秦守,你告诉朕,你这些‘奇思妙想’,究竟从何而来?”

御书房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

第三章:知识就是我的护身符

来了!终极审问还是来了!

我心脏骤停了一瞬,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运转。否认?装傻?肯定不行,他已经起了疑心。坦白?说我是穿越来的,知道你这世界是一本书?那估计下一秒就会被当成妖言惑众的疯子处理掉。

必须找一个合理的,能让他半信半疑,甚至觉得我“有用”的解释。

电光火石之间,我有了主意。

我再次跪下,这次表情更加“沉痛”和“诚恳”:“陛下明鉴!臣……臣不敢隐瞒!臣这些浅见,并非凭空而来,实乃……实乃臣平日读书之余,喜好胡思乱想,并结合一些……野史杂闻,胡乱揣测所得。”

“野史杂闻?”苍离挑眉,显然不信。

“是!”我硬着头皮继续编,“臣家境贫寒,无力购买正经典籍,常流连于旧书摊,淘换些价格低廉的杂书。其中有些来自海外番邦,或是前朝秘闻的残本,内容荒诞不经,但也偶有令人耳目一新之语。”

我开始“举例说明”:“臣曾在一本残破的番邦杂书中,看到一种名为‘流水作业’之法,用于工匠制作,可极大提升效率。臣便想,此法或可用于军械监?还有一本前朝笔记,提及某地商人用‘股份’之法集资行商,共担风险,共享利润……臣便胡思乱想,若用于朝廷兴修大型水利,是否也可借鉴其思路,向民间募集资金,以解国库一时之困?”

我偷换概念,把一些现代经济、管理学的皮毛,包装成“海外番邦杂学”和“前朝秘闻”。反正这个世界地域广阔,历史断层也多,死无对证。

我一边说,一边偷偷观察苍离的表情。他依旧面无表情,但眼神中的锐利似乎收敛了一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深沉的探究。

“番邦杂学?前朝秘闻?”他重复了一遍,手指又开始无意识地敲击桌面,“你倒是……涉猎颇杂。”

“臣惶恐!”我赶紧叩首,“臣自知此乃旁门左道,难登大雅之堂!只是那日万寿节,被逼无奈,才斗胆妄言!平日绝不敢以此惑乱圣听!”

苍离沉默了。

御书房里只剩下更漏滴答的声音,和我自己如擂鼓般的心跳。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情绪:“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