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他依旧沉默着,只是那目光愈发深邃,像是要将我吸进去。

过了许久,久到我几乎能听见自己擂鼓般的心跳,他才几不可闻地「嗯」了一声。

「妹妹长大了。」

他说,声音带着长途跋涉后的沙哑。

3.

晚膳时,气氛异常沉默。

他坐在主位,我坐在下首,隔着长长的桌案。

他只简单问了些我日常的起居,学业,我便一一答了,不多说一句,也不主动询问边关之事。

像极了一对普通人家的兄妹,

直到膳毕,漱了口,我放下茶盏,斟酌着开口

「阿兄,我及笄了。」

他抬眼看我,示意我说下去。

「家中事务,也该慢慢学着打理。

我想……明日便搬到西院的秋水阁去住。那里清静,也方便我跟着嬷嬷学习管家。」

西院离他的主院最远。

他拿着茶杯的手顿住了,指节微微泛白。

厅内的气压仿佛瞬间低了下去。

他应当是察觉到了我想远离他。

那双深邃的眸子锐利地盯在我脸上,像是要将我看穿。

前世,他即便生气,也多是无奈,或是被我惹恼后的怒意,却从不像现在这样,带着一种近乎危险的压迫感。

可我这是为他好。

我不断在心里告诫自己。

「为何?」他问,声音听不出情绪。

「阿兄终要娶妻,我也终要嫁人。」

我避开他的目光,努力让声音听起来自然些,

「总住得这般近,于礼不合,将来也恐惹未来嫂嫂不快。」

「啪」一声轻响,他将茶杯搁在了桌上。

我的心跟着一跳。

「你倒是考虑得周全。」

他轻笑一声,语气意味不明,

「此事,容后再议。」

说完,他站起身,不再看我,径直离开。

4.

逃回自己的闺房,我靠在门板上,心脏仍在剧烈地跳动。

哪怕是重生后的现在,面对他,我依旧无法做到真正的平静。

我五岁时被拐,流落市井,是当时还是世子的沈止随父出征,偶然在边城发现我,扯着老侯爷说要当我哥哥。

老侯爷心善,在寻找我亲生父母无果后,便收留我为义女。

父母早逝,偌大的侯府,是他一手撑起,既当兄长,又当父亲,将我护在羽翼之下,免我惊,免我苦。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份依赖和孺慕变了质?

或许是他教我骑马时从身后环住我的温暖,或许是他为我挡开所有明枪暗箭的坚定,或许只是他深夜归来,总会温声问我今日过的是否顺利的声音。

十四岁那年,我惊恐地发现,我对他生出了不该有的妄念。

而这妄念,最终酿成了我们两人悲剧的根源。

所以,这辈子,就做他普普通通的妹妹就好。

不靠近,不打扰,安安静静看他建功立业,娶妻生子,平安顺遂地过完他本该拥有的一生。

他走他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

5.

第二天,我拟了一份名单,是京中几位颇负盛名的夫子,有擅长诗书的,有精通琴棋的,甚至有两位是隐居在京郊的学问大家。

我打算以此为借口,搬去京郊的别院小住,名义上是潜心向学,实则是为了拉开与他的距离。

我将名单呈给阿兄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