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房屋外墙几个不起眼的角落,安装了高清、带夜视功能的隐蔽摄像头,线路直接接入室内多个显示屏。所有窗帘都换成了遮光率100%的材质,确保夜晚屋内光线不会泄露。
天台是苏桂兰最关心的领域。林建国用轻质钢材和加厚玻璃为她搭建了一个坚固的阳光房,内部用防腐木做了多层种植槽。同时,在阳光房外侧的通风处,利用冬季的寒冷原理,搭建了一个牢固的棚架区域,作为未来的“天然冷藏区”。
看着原本熟悉的家,一点点被改造成如同科幻堡垒般的存在,林建国眼中充满了技术宅独有的满足和自豪。这是他能为妻女构筑的第一道,也是最坚固的一道防线。
就在林建国挥汗如雨搞基建的同时,苏桂兰的“后勤储备战”也悄然打响。
林晚照利用“涅槃”空间,成为了母亲最得力的“隐形”运输大队长。母女俩默契配合,开始了看似寻常,实则规模惊人的采购。
她们不再局限于本市的超市和批发市场,而是通过网络渠道,联系各地的厂家和大型供应商,以“公司福利”、“偏远地区扶贫物资”、“支援海外项目”等名义,进行大宗采购,并要求直接发货到她们在不同城区临时租赁的几个仓库。
东北优质大米,订购了1000袋(50斤/袋);各种品牌的面粉500袋(25斤/袋);小米、玉米碴、红豆、绿豆、黄豆等杂粮各50大袋。真空包装的杂粮饭混合物也买了上百箱。
顶级军用压缩饼干,购入200箱;各种口味的自热火锅、自热米饭、速食粉丝,合计300箱;桶装、袋装泡面,各种口味共计500箱。
木耳、香菇、黄花菜、海带、紫菜、腐竹等干货,塞满了半个小仓库。肉类罐头、鱼类罐头、水果罐头以及各类真空包装的熟食,更是堆叠如山。林晚照甚至特意囤了几十箱她前世梦寐以求的,某品牌经典的“豆豉鲮鱼”罐头。
这是苏桂兰的坚持。食盐直接按吨计算,白糖、冰糖、红糖亦然。酱油、醋、料酒、蚝油、豆瓣酱、黄豆酱、各种复合调味料、火锅底料……都是以“箱”和“件”为单位采购。苏桂兰念叨着:“缺了盐没力气,少了调料,再好的东西也吃着不香。”
5加仑的桶装水,她们在不同水站分批订购,累积了惊人的1000桶。林晚照负责在仓库里悄悄将它们收入空间。同时,他们还囤积了上千箱不同品牌的瓶装矿泉水、苏打水。
购买了多台不同原理的户外净水器、大量的明矾、净水片,确保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相对安全的饮用水。
考虑到漫长的封闭生活,各种茶包、咖啡粉、速溶奶茶、可可粉,以及可乐、果汁等碳酸饮料和果汁,也囤积了相当的数量,用于调节心情。
白天,苏桂兰奔波于各个仓库“收货”,晚上,林晚照则化身“空间搬运工”,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堆积如山的物资转移到“涅槃”那个绝对安全的静止空间内。看着空间里逐渐被填满的角落,母女俩虽然身体疲惫,内心却充满了难以言喻的踏实感。
如此大规模的资金流动和物资采购,即便再小心,也难免引起一丝涟漪。
一天晚上,林建国皱着眉提起:“最近好像有生面孔在小区附近转悠,还跟物业打听过咱们家装修怎么这么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