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林志杰沉默了。成为警察是他的理想,是光明的路。而卧底,意味着要堕入黑暗,与魔鬼共舞,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他想到了李晏清冰冷的眼神,与陈瑾瑜、李晏清的困局,让林志杰身心俱疲。或许,离开这个环境,对所有人都是一种解脱。同时,内心深处那份警察的职责与使命感,也在灼烧着他。

一种复杂而悲壮的情绪涌上心头。这可以成全李晏清,更重要的是,这是打击犯罪的职责所在。“黄sir,我同意。”林志杰抬起头,眼神坚定,“我需要怎么做?”

黄永年告诉林志杰,任务内容是潜入香江历史悠久、盘根错节的帮会“和义兴”做卧底。黄永年得到线报,怀疑和义兴表面从事正当生意,暗地里却可能涉及更严重的非法活动,甚至可能香港的白面生意有关,但苦于没有确凿证据,需要有人从内部打开缺口。

“我知道这个要求很过分,一旦进去,可能就是几年,甚至更久。你会失去现在的身份、名字,与社会隔绝,承受难以想象的压力。”黄永年凝视着林志杰,“这是一条看不见光的路!”

于是,“林志杰”这个名字被封存起来,一个名为“林砚”的、带着些许落魄背景的年轻人,开始出现在和义兴势力范围的底层。他的单线联系人,只有黄永年。

两年光阴,在黑与白的夹缝中流逝得异常缓慢而又迅疾。

林砚凭借过人的身手、冷静的头脑和一种看似与生俱来的江湖气,在和义兴底层摸爬滚打,逐渐崭露头角,再加上黄警司的配合下成为了一个小头目。他学会了抽烟、喝酒,用江湖黑话交流,眼神里多了份混迹市井的油滑与警惕。白天,他带着几个手下,经营着帮派控制的转口贸易,在码头、仓库间周旋,与各色人等打交道;夜晚,他常常独自一人,望着窗外陌生的灯火,内心被巨大的孤独感和焦虑吞噬。

他最信任的兄弟阿豪,是个纯粹的江湖人,讲义气,一根筋。阿豪觉得林砚有能力、有胆识,又不失底线,是真心把他当大哥。这份在黑帮中难得的真诚,成了林砚黑暗中唯一能感受到的暖意,但也让他时常陷入身份认同的混乱与愧疚。

而最让他恐惧的是,上线黄永年已经彻底失联两个月了。约定的联系方式全部失效,如同石沉大海。他成了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狂风中飘摇,不知归宿在何方。是黄sir出了意外?还是……自己被放弃了?各种可怕的猜测日夜折磨着他的神经。他只能更加小心地隐藏自己,同时靠着和阿豪经营那点“正经”生意,在帮派争斗和警方扫荡的夹缝中艰难求生,努力维持着“林砚”这个身份的生存。

一天下午,天气闷热,乌云低垂,似乎预示着一场暴雨将至。林砚带着阿豪去码头处理一批货物的单据。途经大街的一个小口子,那是一条相对僻静的小道,一群人冲出来,嘴里喊着“老笠阿(抢劫阿)、老笠阿(抢劫阿)”。

等人群跑过去,只见几个蒙面壮汉正将一个拼命挣扎的年轻女子往一辆面包车里塞。女子惊恐的呼救声在空旷的街道上显得格外刺耳。两名巡街的警察闻声赶来,拔出配枪与匪徒对峙,厉声呵斥。匪徒停下来,手持利刃,架在女子脖子上,情绪激动,场面一时僵持,增援警力尚未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