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林清晏心防的裂缝。母亲日渐沉重的医药费,是他肩上最重的枷锁。
……
一周后,林清晏站在了星耀传媒大楼的门口。高耸入云的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耀着冰冷而奢华的光泽,与他格格不入。
在李铭的引导下,他走进了一间宽敞的办公室。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都市景象,一个穿着定制西装、气质沉稳中带着一丝威压的中年男人(张兆年)坐在办公桌后,目光如炬地落在他身上。
那就是张总。
他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用一种审视的、带着些许欣赏的目光,细细打量着林清晏,仿佛在评估一件艺术品的价值。林清晏感到一阵不适,但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
“坐。”张兆年终于开口,声音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我看过你的资料,也看了李铭拍的几张……生活照。你很特别,孩子。”
他绕过办公桌,走到林清晏面前,倚坐在桌沿,姿态随意却充满压迫感。“这个圈子很复杂,但也很简单。简单到,只需要一个机会。”他拿起一份厚厚的合同,“‘星选’计划,就是为你这样的年轻人准备的机会。我们会为你提供最好的声乐、舞蹈、表演培训,全方位的包装推广。而你需要做的,就是信任我们,把你的未来交给公司。”
李铭在一旁适时地补充,语气充满了诱惑:“清晏,只要你签了字,公司会先支付一笔五十万的签约金,帮你解决家里的困难。之后,你会住进公司安排的公寓,接受系统训练,站上最大的舞台。”
五十万。母亲的手术费。
林清晏的手指微微蜷缩。他翻看着那份充斥着专业术语的合同,许多条款他根本看不懂。他只觉得这一切快得像一场梦,一场他不敢拒绝的美梦。
张兆年看着他犹豫的样子,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语气更加“恳切”:“清晏,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放心,公司看重的是你的长远发展,不会做杀鸡取卵的事。我们签的是十年经纪约,是为了对你负责,确保你的成长。这是一份保障。”
保障……未来……
林清晏脑海中浮现母亲憔悴却强撑笑意的脸,想起货运站永无止境的深夜,想起医院催缴费用的通知单。
他抬起头,对上张兆年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睛。那双眼睛里,有欣赏,有期待,还有一种他当时无法理解的、类似于捕获到心仪猎物般的满足感。
他深吸一口气,仿佛用尽了全身的力气。
“笔……”他轻声说,“在哪里?”
当他拿起那支沉甸甸的钢笔,在合同的最后一页签下“林清晏”三个字时,笔尖划过的仿佛不是纸张,而是他自己命运的轨迹。
窗外,阳光正好,京城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盛景。
而他,在这间冰冷的办公室里,亲手为自己打开了一扇通往星光,也通往深渊的大门。
好的,我们来细致刻画林清晏这艰难挣扎、在希望与绝望间徘徊的十年。
2 镀金囚笼
合同签下,墨迹未干,林清晏的生活便被瞬间卷入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
所谓的“星选”计划,美其名曰全方位培养,实则是将人工具化的开始。他的经纪人李铭,卸下了初识时的温和面具,变成了一个精准而无情的日程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