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冰冷的刀锋瞬间架在我的脖子上。我被两名巡逻的侍卫抓住了。

"鬼鬼祟祟,定是细作!"高个侍卫眼神凶狠,手中的钢刀在月光下闪着寒光。

"我不是!我只是饿..."我挣扎着解释,大脑飞速运转,"我...我能帮燕王殿下!我知道大事!"

"笑话!"另一个矮壮侍卫嗤笑一声,"一个偷萝卜的贼,能知什么大事?看你这身打扮,定是张昺派来的探子!"

就在他们要将我押走时,一个低沉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带他过来。"

朱棣站在月光下,依旧穿着那身灰色布衣,但眼神锐利如刀,周身散发着凛然的气势,与白天的"疯癫"判若两人。他的目光在我身上停留片刻,仿佛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

第三章:生死考验

我被带进一间陈设简单却戒备森严的书房。房间不大,但布置得颇为雅致,墙上挂着几幅山水画,书架上整齐地排列着典籍。烛光摇曳,映照着朱棣和道衍大师凝重的面孔。

"说,你是谁派来的?张昺?还是谢贵?"朱棣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千钧压力,仿佛能穿透灵魂。他坐在太师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每一下都敲在我的心坎上。

我知道,这是生死关头。任何一丝犹豫或破绽,都会让我身首异处。冷汗顺着我的脊背流下,但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殿下,"我跪伏在地,声音因紧张而有些发抖,"我并非任何人派来的细作。我...来自六百多年后。"

道衍眼中精光一闪:"荒诞!"他的声音尖锐而充满怀疑。

"建文帝已下密诏,命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伺机逮捕殿下。"我豁出去了,语速极快,"但北平都指挥司断事张信,其母曾言殿下乃真龙天子,张信心中已向殿下。他不久便会冒死前来告密!"

这是我在明史课上记得的细节。张信告密是靖难之役的关键转折点,也是朱棣能够先发制人的重要原因。

朱棣和道衍交换了一个眼神,震惊中带着深深的怀疑。房间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烛火噼啪作响。

"未来之人?"朱棣踱步到我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我,"那你可知,本王未来如何?"

我深吸一口气,抬起头,迎上他探究的目光:"殿下将于七月初五,以计擒杀张昺、谢贵,控制北平九门。翌日,殿下誓师起兵,奉天靖难。历经四年血战,殿下将攻入南京,登基为帝,年号——永乐。"

房间里死一般的寂静。朱棣的脸上第一次出现了明显的情绪波动,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握紧了。道衍手中的佛珠也停止了转动,那双锐利的眼睛死死地盯着我,仿佛要确认我是否在说谎。

"永乐..."朱棣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光彩。他沉默良久,那沉默仿佛有一个世纪那么长。终于,他开口:"你叫什么名字?"

"林凡。"

"好,林凡。"朱棣的声音恢复了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你暂且留在府中。若你所言属实,本王自有重赏。若有半句虚言..."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冰冷的杀意已说明一切。我知道,自己暂时保住了一条命,但也走上了一条无法回头的路。

第四章:暗流涌动

我成了燕王府一个特殊的存在。表面上,我是新来的低等杂役,被安排在偏院干活;暗地里,我被严密监控,却也获得了一定的活动空间。两个看似普通的仆役时刻跟随着我,他们的眼神警惕而专业,显然是受过特殊训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