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请来看展的人吃。
来看展的人越来越多。
有穿西装的记者。
有背着画板的学生。
有像我一样的农民工。
他们围着《底层代码》。
指指点点。
有人哭了。
有人笑了。
有人掏出手机拍照。
「这电路板拼的是深圳地图。」
「那铁钉组成的是‘工’字。」
「你们看!娃娃的眼睛是用碎镜片做的能反光!」
我站在人群后面。
看着我的画。
看着那些曾经被叫做「破烂」的东西。
在阳光下闪闪发光。
第二天。
《南方都市报》的头版。
是《底层代码》的照片。
标题是:
「当农民工用废品作画,艺术圈该脸红了」
记者写了篇长文。
里面有句话:
「赵晓娟的画里,有铁锈的味道,有血的温度,有我们这个时代最缺少的东西——真诚。」
报社的林记者联系我时我正在给《底层代码》刷清漆。
「赵小姐我们想做跟踪报道。」她声音干练,「听说刘梅工作室在打压你?」
我犹豫了一下把张主管泼墨毁了我的画的事告诉了她。
「我有聊天记录。」我补充道。
「太好了。」林记者说,「我们可以帮你核实刘梅女儿林薇薇的参赛作品。」
这是我第一次感到舆论或许能成为武器。
9.
阿水拿着报纸冲进画室时。
我正和林记者通电话。
「晓娟姐!火了!」他把手机怼到我脸上,「刘梅的工作室被骂上热搜了!」
#农民工审美怎么了#
#刘梅滚出艺术圈#
#垃圾画展才是真艺术#
热搜一个接一个。
像烟花。
在我眼前炸开。
老陈蹲在地上。
用红铅笔头在报纸上画圈。
把「赵晓娟」三个字圈起来。
又在旁边画了个笑脸。
缺了颗牙的笑脸。
像极了我们的画展。
像极了我们这些被叫做「垃圾」的人。
在烂泥里。
开出了花。
林记者的调查进展很快。
三天后她发来一份邮件:
「林薇薇去年的金奖作品《晨曦》与中央美院2018级学生周婷的毕业设计高度相似。」
附件里是两张对比图构图和色彩几乎一致。
「但周婷已经毕业回老家了。」林记者补充道,「我们联系不上她。」
我看着屏幕上的对比图心脏狂跳。
原来刘梅的贪婪早在去年就开始了。
「我们需要她本人作证。」林记者说,「或者……你愿意起诉吗?」
起诉。
这个词像块石头砸进我心里。
我拿着证据找了三位律师。
第一位看到刘梅的名字就摇头:「艺术圈的事说不清。」
第二位翻了翻材料:「抄袭认定很难而且你没暂住证法院可能不受理。」
第三位最直接:「刘梅给的封口费比你能赢的赔偿多得多。」
走出律师事务所时深圳的太阳很毒。
我攥着那份对比图手指被纸边割得生疼。
原来底层人的维权之路。
比废品站的玻璃还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