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青竹山,寒意渐浓。沈长庚被征召入宫后,竹庐只剩下阿芷一人。虽然心中担忧师父的安危,但阿芷知道自己必须坚强,照顾好竹庐,等待师父归来。
清晨,阿芷像往常一样早起,整理药材、打扫院子。她刚将药材晾晒好,就听到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阿芷,快开门!"门外传来王大娘焦急的呼喊声。
阿芷赶紧打开门,只见王大娘抱着孙子小宝站在门外,孩子面色苍白,呼吸急促。
"怎么了?"阿芷急忙问道。
"小宝昨天开始发烧,今天早上烧得更厉害了,还不停地咳嗽,"王大娘焦急地说道,"沈大夫不在,只能拜托你了。"
阿芷点点头:"快进来,把小宝放在床上。"
她仔细为小宝检查,发现孩子高烧不退,咳嗽伴有痰鸣,舌苔黄腻,脉象滑数。
"这是风热感冒引起的肺热咳嗽,"阿芷诊断道,"需要清热化痰、止咳平喘。"
阿芷迅速从药柜中取出所需药材:金银花、连翘、桔梗、杏仁、川贝母等。她动作熟练地称量药材,然后放入药锅中煎煮。
"阿芷,你一个人行吗?"王大娘担忧地问道。
"放心吧,王大娘,"阿芷一边煎药一边安慰道,"这种病很常见,我有把握治好。"
药煎好后,阿芷将药汁滤出,吹凉后喂给小宝喝。她耐心地哄着孩子,直到小宝喝完药。
"药有点苦,我给小宝准备了点蜜饯,"阿芷拿出一些自制的山楂蜜饯递给小宝,"吃了就不苦了。"
小宝接过蜜饯,高兴地吃了起来。王大娘看着阿芷熟练的操作,心中暗暗佩服。
"阿芷,沈大夫不在,你一个人能应付吗?"王大娘担忧地问道。
"我会尽力的,"阿芷坚定地说道,"师父教了我很多,我不能辜负他的期望。"
下午,小宝的烧退了一些,但咳嗽仍未缓解。阿芷又为小宝准备了川贝雪梨汤,帮助润肺止咳。
"明天我再来看看,"阿芷对王大娘说道,"如果情况没有好转,我们再想其他办法。"
第二天清晨,阿芷正在整理药材,王大娘抱着小宝来了。小宝的气色明显好转,咳嗽也减轻了。
"阿芷,你真是神医!"王大娘高兴地说道,"小宝好多了!"
阿芷为小宝检查后,满意地点点头:"恢复得很好,再吃两天药巩固一下就好了。"
王大娘感激地说道:"阿芷,真是太谢谢你了!如果不是你,小宝不知道要多受多少罪。"
"这是我应该做的,"阿芷微笑着说道,"医者仁心,救死扶伤是我的使命。"
送走王大娘和小宝后,阿芷感到一阵疲惫,但心中却充满了成就感。她知道,自己已经能够独立处理常见疾病了。
中午时分,一位陌生男子来到竹庐。他衣着华丽,举止不凡,身后跟着几名随从。
"请问这里是沈长庚大夫的住处吗?"男子问道。
"正是,"阿芷警惕地回答,"不知公子有何贵干?"
"我是京城来的,"男子自我介绍道,"听闻沈大夫医术高明,特来请他为我家老爷治病。"
阿芷摇摇头:"师父被征召入宫,不在竹庐。"
男子眉头微皱:"那你是?"
"我是师父的徒弟阿芷,"阿芷回答道,"如果公子不嫌弃,我可以为老爷诊断一下。"
男子上下打量着阿芷,似乎有些怀疑:"你这么年轻,能行吗?"
阿芷不卑不亢地说道:"医者不分年龄,只看医术。公子如果信得过我,就请带老爷来;如果信不过,我也不强求。"
男子思考片刻,点头道:"好,明天我来接你。"
男子离开后,阿芷感到一阵紧张。这是她第一次独立为陌生人看病,而且对方看起来身份不凡。
"阿芷,你行吗?"阿芷在心中问自己,"师父不在,你必须相信自己。"
第二天清晨,男子如约而至,将阿芷带到了镇上的一处豪宅。阿芷为病人诊断后,发现是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和乏力。
"这是长期饮食不规律导致的,"阿芷对男子说道,"需要慢慢调理。"
她为病人开了健脾养胃的药方,又教家人制作山药莲子粥、红枣小米粥等药膳,帮助病人恢复脾胃功能。
"这些药膳要坚持食用,"阿芷叮嘱道,"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避免暴饮暴食。"
一周后,男子再次来到竹庐,高兴地告诉阿芷,病人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
"阿芷姑娘,你真是神医!"男子赞叹道,"我家老爷已经能正常进食了,精神也好了许多。"
阿芷微笑着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只要坚持调理,相信老爷很快就能痊愈。"
男子感激地拿出一锭银子递给阿芷:"这是诊金,请务必收下。"
阿芷推辞道:"公子的心意我领了,但诊金就不必了。治病救人是医者的本分,不是为了钱财。"
男子惊讶地看着阿芷,敬佩之情油然而生:"阿芷姑娘真是医德高尚!如果将来有用得着我的地方,尽管开口。"
男子离开后,阿芷感到一阵欣慰。她知道,自己的医术得到了认可,这是对她最大的鼓励。
入冬后,天气越来越冷,村里患风寒感冒的人越来越多。阿芷每天都很忙,既要为病人看病,又要制作药膳帮助病人恢复。
一天傍晚,阿芷正在为一位老人诊病,突然听到院外传来熟悉的声音。
"阿芷,我回来了!"
阿芷惊讶地抬起头,只见沈长庚站在门口,脸上带着疲惫的笑容。
"师父!"阿芷激动地扑到沈长庚怀里,眼泪夺眶而出,"您终于回来了!"
沈长庚轻轻抚摸着阿芷的头:"让你担心了,我回来了。"
阿芷擦干眼泪,上下打量着沈长庚:"师父,您瘦了好多。在宫里还好吗?"
沈长庚叹了口气:"宫里的生活很复杂,但总算平安回来了。贵妃的病已经好转,皇上恩准我回来。"
阿芷高兴地点点头:"太好了!我就知道您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沈长庚看着院子里晾晒的药材和桌上的处方,满意地点点头:"看来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进步很大。"
阿芷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阿芷,你已经成为一名真正的医者了,"沈长庚欣慰地说道,"你不仅能独立诊病,还能根据病情制作药膳,这很难得。"
阿芷摇摇头:"这都是师父教得好。没有您的教导,我什么都做不了。"
沈长庚微笑着摇头:"你已经掌握了行医的基本技能,接下来要学习的是如何面对复杂的病情和人情世故。"
阿芷点点头,认真地听着师父的教诲。
"对了,"沈长庚突然想起什么,从怀中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阿芷,"这是我在宫中记录的药膳配方,都是些宫廷秘方,你可以参考学习。"
阿芷激动地接过小册子:"谢谢师父!这太珍贵了!"
"这些配方虽然珍贵,但也要灵活运用,"沈长庚叮嘱道,"药膳最重要的是因人而异,不能生搬硬套。"
阿芷郑重地点点头:"我记住了,师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阿芷继续跟随沈长庚学习医术和药膳制作。她将宫廷药膳与民间食疗相结合,创造出了许多新的药膳配方,深受村民们的喜爱。
一天,村里的一位孕妇来找阿芷看病。她最近总是感到头晕乏力,食欲不振。阿芷为她诊断后,发现是气血不足引起的。
"你需要多休息,"阿芷对孕妇说道,"同时要注意补充营养。我给你准备一些药膳,帮助补充气血。"
阿芷为孕妇制作了红枣枸杞乌鸡汤、当归生姜羊肉汤等药膳,还教她家人如何制作。一个月后,孕妇的气色明显好转,精神也充沛了许多。
"阿芷,你真是我们村的福星,"孕妇感激地说道,"如果不是你,我不知道要多受多少罪。"
阿芷微笑着说道:"这是我应该做的。能帮助别人,我很开心。"
随着阿芷的名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有人来求医,有人来请教药膳制作方法。阿芷总是耐心地为他们解答,从不推辞。
"阿芷,你太辛苦了,"一天晚上,沈长庚对阿芷说道,"你应该多休息,不要太累了。"
阿芷摇摇头:"我不觉得累。能帮助别人,我感到很充实、很快乐。"
沈长庚欣慰地点点头:"你已经真正理解了医者的意义。记住,无论将来你的名声有多大,都不要忘记初心。"
阿芷郑重地点点头:"我会永远记住的,师父。"
这一年的冬天特别寒冷,但竹庐里却温暖如春。阿芷每天都在忙碌中度过,她的医术和药膳制作技艺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得到了她的帮助。
除夕夜,村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沈长庚和阿芷坐在院子里,看着满天的烟花,心中充满了希望。
"阿芷,新的一年快到了,"沈长庚说道,"你有什么愿望吗?"
阿芷想了想,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希望能成为一名像师父一样的医者,帮助更多的人获得健康和快乐。"
沈长庚微笑着点头:"我相信你一定会实现自己的愿望。记住,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放弃。"
阿芷郑重地点点头:"我不会放弃的,师父。我会一直坚持下去,直到实现我的梦想。"
在烟花的映照下,阿芷的脸上绽放着灿烂的笑容。她知道,新的一年将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而她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未来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