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下意识晃了晃头,以为是最近压力太大,出现了幻听。走廊的空调风吹来,凉意渗入骨髓。我揉揉太阳穴,继续往前走,却不知,这声“咔哒”,已悄然拉开了我命运的齿轮。
2 荒诞觉醒
回到工位,屈辱和愤怒如潮水般涌来,将我彻底淹没。我趴在桌子上,脸贴着冰冷的桌面,试图平复狂跳的心脏。周围的空气仿佛凝固了,键盘敲击声、电话铃声,都变得遥远而模糊。
同事们小心翼翼地避开我的区域,窃窃私语如蚊子嗡嗡:“可怜的林沫,又躺枪了。”
“张总这回下手真狠,项目明明是他改的方案。”
“嘘,小声点,她耳朵灵着呢。”
我咬紧牙关,强迫自己深呼吸。
三年职场,像一场漫长的噩梦。毕业时,我满怀憧憬,投了数十份简历,最终选择这家名为“华瑞科技”的中型企业。起薪不高,但福利不错,张伟在招聘会上画的大饼让我心动:“我们是创新型公司,员工就是家人,绩效导向,奖金翻倍不是梦!”
结果呢?家人?不过是可牺牲的棋子。奖金?全是空气饼。去年底,他许诺全员“年终奖人均五万”,结果发下来,每人一千块“慰问金”,理由是“公司资金紧张,大家共渡难关”。
这种反复的许诺与背叛,正是职场PUA的典型:用虚假关怀关闭你的信息通路,让你孤立无援,无法求证真相。
手机在口袋里“叮”的一声轻响,我烦躁地掏出,本以为是催缴话费的垃圾短信。但看清发信方和内容后,我整个人僵住了。
【尊敬的客户,您尾号xxxx的储蓄卡账户于x月x日14:30入账人民币200,000.00元,当前余额为203,451.72元。】
二十万?我的手指颤抖着,屏幕上的数字像活物般跳动。我反复刷新,确认发信方是银行官方号码,绝非诈骗。点开手机银行APP,那个刺眼又陌生的余额赫然在目,不多不少,正好二十万。
心跳如擂鼓,从喉咙直冲头顶。我的工资每月八千,父母偶尔接济一千,卡里从未有过超过五位数的存款。这钱……哪来的?脑海中闪过无数可能:中奖?诈骗?还是……
我猛地坐直,目光扫过桌面,最终落在那本黑色笔记本上。那行刚写下的字迹——“年底,张总私人奖金,二十万”——在午后阳光下,似乎散发着微不可察的光芒。
一个荒谬绝伦、却无法抑制的念头,如闪电炸开脑海。
难道……笔记本记录的承诺,会强制实现?
不可能。这太离奇了,比任何网络小说都要荒诞。我一定是疯了,压力大到产生幻觉。揉揉眼睛,再看余额,依旧是二十万。我颤抖着手指,试着转出一百块到零钱包——成功了。真实得可怕。
我需要验证。必须验证这个疯狂的想法,否则我会疯掉。
这时,邻座的八卦女王小刘压低声音,对围观的同事说:“哎,你们听说了吗?王哥又要升职了!刚才我亲耳听见张总在走廊跟他说的,下周就提他当市场部经理,让他好好准备准备!王哥这运气,啧啧。”
又是张伟的饼。这话办公室流传不下八遍了。
王浩是个老实人,四十出头,单亲爸爸,带着个上小学的女儿。每次他信以为真,加班到深夜,准备“升职演讲”,结果呢?每次都是空欢喜,一次次失望得像泄气的皮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