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许之怡的脸颊又热了起来,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低下头,一口一口地啃着碗里的排骨,味道还是以前的味道,甜而不腻,可她却觉得比平时多了几分说不清道不明的滋味。

期中考试成绩出来,许之怡的数学考了全班第一,她拿着成绩单,心里既开心又有点忐忑。放学回家的路上,她遇到了孟叙知,他刚从图书馆出来,手里拿着几本书。

“成绩出来了?”他问。

“嗯。”许之怡点点头,把成绩单递给他看,“数学考了第一。”

他接过成绩单,看了一眼,嘴角几不可查地向上扬了一下,虽然很快又恢复了平时的样子,却被许之怡捕捉到了。那一瞬间,她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所有的小心翼翼和忐忑,都在他这一个微小的笑容里,烟消云散。

“不错。”他把成绩单还给她,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继续努力。”

“嗯!”许之怡用力点点头,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灿烂笑容。

夕阳下,两人并肩走在回家的路上,影子被拉得很长。许之怡偷偷侧过头看他,他的侧脸在夕阳的余晖里,染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不再像平时那样清冷。她知道,这份暗藏的情愫,可能永远都不会有结果,可能会一直被“兄妹”的身份束缚着,只能在暗中滋长。

可她还是忍不住期待,期待着有一天,他能看穿她的心思,期待着有一天,他们能打破这份界限,期待着有一天,她能不再小心翼翼地喊他“哥哥”,而是能鼓起勇气,告诉他,她喜欢他。

初秋的风卷着桂花香,漫过孟家老宅雕花木窗的缝隙,落在许之怡摊开的画纸上,晕开一小片浅淡的墨痕。她握着毛笔的手顿了顿,抬头望向窗外——庭院里那棵老桂花树又开了,细碎的金粟缀满枝头,像撒了一把揉碎的月光。这是她在孟家的第八个秋天,从十三岁到二十一岁,她早已习惯了这里的晨昏与四季,习惯了孟家母亲温软的叮嘱,习惯了餐桌上永远为她留着的那碗温热的汤,甚至习惯了孟叙知偶尔落在她身上、清冷淡漠却又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留意的目光。

这些年,她不再是那个初来乍到时怯生生攥着衣角、连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小姑娘。在孟家的庇护下,她长成了亭亭玉立的模样,眉眼间褪去了青涩,多了几分温柔的书卷气。大学读了自己喜欢的国画专业,课余在画廊做兼职,日子过得平静又充实。孟家于她,早已不是寄人篱下的“落脚点”,更像是真正的家。孟家母亲待她视如己出,总说“之怡这孩子贴心,比亲闺女还懂我”,连孟家父亲也常拍着她的肩膀笑:“我们家叙知要是有你一半省心就好了。”

唯独孟叙知,始终是她心头那道清晰又模糊的界限。他是孟家的天之骄子,名校毕业,进了顶尖的律所,年纪轻轻就成了业内小有名气的律师。他依旧清冷,身边从不缺示好的人,可他似乎总带着一种疏离感,将所有人都挡在那层温和却坚硬的外壳之外——除了对她,偶尔会流露出几分不同。会在她画到深夜时,默默放在她桌前一杯温牛奶;会在她兼职晚归时,让司机多绕一段路去画廊接她;会在她对着画展门票犹豫时,不动声色地将两张票放在她书桌上,只说是“客户送的,没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