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无声的惊雷
林淑华擦拭着丈夫罗志远的遗像,
没想到在整理保险柜时发现了四本红艳艳的房产证,
更没想到所有权的名字都是继女罗芳。
一场三十年的付出与信任,在瞬间崩塌。
二零二三年秋,梧桐叶开始泛黄凋零的日子,罗志远的葬礼刚刚结束。林淑华站在空荡的客厅里,指尖缓缓划过丈夫遗像的边框。照片里的罗志远微笑着,那是一种他生前少有的、毫无负担的笑容——自从三个月前确诊肝癌晚期后,他反而像是解脱了。
“志远,你放心,我会好好的。”林淑华轻声说着,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迅速消散。七十岁的她腰杆依然挺直,那是三十年的教学生涯刻进骨子里的姿态,但此刻,某种无形的重量压在她的肩上。
她转身走向书房角落那个墨绿色的保险柜。罗志远生病后,将密码告诉了她,但她从未独自打开过。保险柜发出沉闷的声响,门缓缓开启。最上层是几本病历和一堆药费单据,下面整齐地放着几本存折和一些金银首饰——大多是罗志远这些年送给她的礼物。林淑华的指尖在那些首饰上停留片刻,想起每次收到礼物时,罗志远总是那句:“淑华,你为我们这个家付出太多了。”
她的目光落在最底层的四个红本子上。房产证。比记忆中要新许多,像是近期才放进去的。林淑华微微一怔,他们确实有四套房产——九十年末厂子效益好时买的职工房,两千年初投资的学区房,以及后来为养老购置的小户型,最大那套是罗志远下海经商赚到第一桶金后买的“家宅”。
林淑华取出最上面那本,封面上烫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房屋所有权证”字样在灯光下微微反光。她深吸一口气,翻开封面。所有权人一栏,清晰地印着“罗芳”两个字。
她愣了片刻,随即迅速翻开第二本。 again,“罗芳”。
第三本,依然如此。
第四本,毫无例外。
四套房产,所有权人全是罗芳——罗志远与前妻所生的女儿,四十五岁,长期旅居国外,一年难得联系一次的继女。
林淑华的手指开始颤抖,红本子从她手中滑落,散落在脚边。她扶着保险柜的门缓缓蹲下,捡起其中一本,再次确认那个名字。视野开始模糊,呼吸变得困难,仿佛有只无形的手扼住了她的喉咙。
“不可能…”她喃喃自语,声音干涩得不像自己的,“这一定是搞错了…”
她瘫坐在地板上,背靠着冰冷的保险柜门。三十年的记忆碎片如潮水般涌来——支持罗志远辞去国企副厂长的铁饭碗,当掉母亲留给她的唯一金镯子为他凑齐创业资金,深夜陪他在狭小的办公室里对账目,寒冬里给加班的工人送热乎的饺子…
每一次买房时,罗志远的异常紧张和沉默。
每次签完合同后,他补偿般送她的金银首饰。
那些她以为是夫妻间默契的时刻,此刻全都染上了别样的色彩。
窗外不知何时下起了雨,雨滴敲打着玻璃窗,将林淑华从回忆中惊醒。她挣扎着站起身,将四本房产证整齐地放回保险柜,动作机械而麻木。合上柜门时,她注意到柜门内侧贴着一张便签纸,上面是罗志远熟悉的笔迹:“淑华,对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