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同志,卫生员让我来拿点草药!”门口传来小战士王小虎的声音,他是两年前跟着补给船来的新兵,如今已是营地的通讯兵,脸上还带着少年人的青涩。
林晚秋直起身,擦了擦额角的汗,笑着应道:“等着,我这就去取。”她转身回屋,从木盒里打开空间,熟练地从木架上取下几捆晒干的金银花和艾草——这些年,她早把空间打理得井井有条,除了粮食,还种上了不少常用草药,甚至在角落开辟了一小块菜地,种着岛上稀缺的番茄和黄瓜。
王小虎接过草药,眼睛亮晶晶的:“晚秋姐,上次我娘寄信来,说家里也种了金银花,还问我岛上的日子是不是还像以前那样苦。我跟她说,现在咱们天天能吃上新鲜菜,冬天还有腊肉,她都不信呢!”
林晚秋听着,心里暖融融的。这两年,补给船越来越频繁,岛上建起了简易的码头,还通了有线电话。陆长风从后勤班长升为了副连长,每天更忙了,却总记得在傍晚绕到菜地来,帮她摘些蔬菜,或是陪她坐在海边的小亭子里,听她讲空间里又新添了什么。
这天傍晚,陆长风回来时,脸上带着少见的兴奋。他拉着林晚秋的手,声音里满是喜悦:“晚秋,告诉你个好消息!上级批准咱们在岛上办一所小学了,以后岛上战士的孩子,还有附近渔村的娃,都能读书了!”
林晚秋眼睛一亮:“真的?那太好了!孩子们总不能一直跟着大人在营地里跑,能读书才好。”
“就是缺个教书先生。”陆长风挠了挠头,“岛上的战士大多识字不多,我想着,你以前在村里读过书,能不能……”
没等他说完,林晚秋就用力点头:“我愿意!能教孩子们读书,是好事。”
几天后,小学就在营地旁的一间空木屋里开学了。一共只有十几个学生,大的十岁,小的才五岁,穿着洗得发白的衣服,却个个坐得笔直,眼睛里满是对知识的渴望。林晚秋拿着用红漆写的“人”字的木板,逐字教孩子们读,声音温柔又清晰,窗外的海风似乎都安静了些,只听得见孩子们稚嫩的读书声。
有天上课,渔村的孩子阿海突然举手:“林老师,我娘说,海的那边有大城市,城里有好多高楼,还有电灯,是真的吗?”
林晚秋蹲下身,摸了摸阿海的头:“是真的。等你们好好读书,以后就能去大城市看看,也能把咱们的海岛建设得像大城市一样好。”她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颗从空间里摘的橘子,递给阿海:“这个给你,甜的。”
阿海捧着橘子,小心翼翼地剥开,分给身边的小伙伴,脸上满是欢喜。林晚秋看着孩子们分享橘子的模样,心里忽然想起刚上岛时的日子——那时连一口热粥都难得,如今不仅能吃饱穿暖,还能让孩子们读书、吃水果,这一切,就像一场梦。
转眼到了冬天,岛上下起了罕见的小雨。林晚秋正在屋里批改作业,忽然听到门外传来急促的敲门声。打开门,是渔村的王大娘,她浑身湿透,着急地说:“晚秋啊,阿海他爹出海捕鱼,遇上了风浪,到现在还没回来,你能不能……能不能想想办法?”
林晚秋心里一紧,立刻转身去找陆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