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她看错了吗?
第二章:神速破案
陈默的介入,立竿见影。
他没有召开冗长的会议,而是直接扎进了案卷和现场。
他重新勘察了三个案发现场,几乎是趴在地上,像考古学家对待文物般,一寸一寸地搜寻。
在第二名受害者公寓楼下,那个已经被多次搜查过的花坛,他拨开湿软的泥土,在深处找到了一枚被遗弃的、几乎被雨水泡烂的烟头。
在第三名受害者小雅家楼道,他站在监控死角,反复模拟凶手视角,最终通过墙壁瓷砖上一点极其模糊的光线反射痕迹,推断出凶手可能利用了一面小镜子观察楼道情况,并在不远处的消防栓顶端内侧,一个绝对盲区的位置,用特殊试剂提取到了半个模糊的、几乎无法辨认的掌纹。
技术部门连夜比对,烟头上的唾液DNA和那半个掌纹,同时指向了一个有前科的人员——赵老四,一个曾因抢劫和性骚扰被判入狱,释放后依旧游手好闲、混迹于城郊结合部的地下赌场的社会闲散人员。
消息传出,警队内部几乎要欢呼起来。陈默不愧是陈默!总能于绝境中抓住那一丝稍纵即逝的线索。
抓捕行动迅速部署。李伟亲自坐镇,调集了精干力量,准备对赵老四常出没的窝点进行突击。然而,命运仿佛开了一个极其恶劣的玩笑。
就在行动前夜,噩耗传来:赵老四在城郊一条偏僻公路上,酒后驾驶一辆偷来的破旧摩托车,车辆失控,狠狠撞上了路边的水泥护栏,人当场身亡,车辆起火,烧得几乎只剩框架。
刚刚燃起的兴奋气氛瞬间凝固,像被一盆冰水浇透。关键嫌疑人死了,死无对证。
更令人沮丧的还在后面。技术部门后续的详细比对发现,赵老四的DNA与第一名案发现场提取到的、被认为是凶手留下的精斑样本,并不匹配。
虽然烟头和掌纹将他与第二、第三起案件现场联系了起来,但证据链变得脆弱不堪,充满疑点。
他是凶手吗?还是仅仅是巧合?或者是被真正的凶手利用了?
线索,似乎就此彻底断了。
原本准备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无限期推迟,庆功宴更是无人再提。陈默独自站在办公室的窗前,望着窗外渐渐放晴的天空和川流不息的车辆,背影显得格外落寞而孤寂。
林柚给他端去一杯热咖啡,看到他眼中布满了蛛网般的血丝,脸上写满了深重的自责与疲惫。
“陈老师,这不是你的错。谁能料到他会突然出车祸……”林柚轻声安慰,她注意到陈默端着咖啡杯的手,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
陈默苦笑着摇了摇头,声音带着一丝沙哑:“是我太心急了,如果前期排查再细致一点,如果对赵老四的监控部署再周密一点……或许就不会让他……以这种方式逃脱。”
他没有说“死亡”两个字,只是重重地叹了口气,那叹息里充满了无力感。
那一刻,林柚觉得,这位警界传奇背负的压力,远比他们看到的要沉重得多。
第三章:请君入瓮
赵老四离奇的车祸身亡,让案件重新被厚重的迷雾笼罩。媒体的质疑声、公众的恐慌情绪再次甚嚣尘上。
在一次气氛压抑的案件分析会上,陈默提出了一个极其大胆甚至冒险的计划:“凶手的目标非常明确,都是独居的、有一定职业背景、生活相对规律的年轻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