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摸索着找到书桌,放下网球拍,手在桌上胡乱扫着,碰到了一个笔筒。终于,她摸到了一个硬质的方盒——是周薇备用的充电宝和一盏USB插电的小夜灯!
她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急忙用充电宝连接小夜灯。柔和的光芒亮起,虽然微弱,却瞬间驱散了部分黑暗,也给了林晚一丝喘息的机会。
她打量着这个熟悉的房间。一切都和室友离开时一样,整洁,带着淡淡的洗衣液香味。书桌上放着周薇和她的合影,照片上的两人笑得没心没肺。
对比此刻的处境,林晚鼻子一酸。
现在该怎么办?固守在这里,等到天亮?天亮了,它就会消失吗?她不敢肯定。
她的目光落在周薇的笔记本电脑上。也许……可以试试电脑?
她打开电脑,幸运的是,不需要密码。连接手机热点失败,WiFi信号图标上显示着一个红色的叉——网络也断了。它连这个都能影响?
但本地功能还能用。她打开文档,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片刻,然后开始飞快地敲打。她把从发现镜中异样到现在的所有经历,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了下来。这是一种本能,仿佛留下证据,就能证明自己的存在,对抗那试图取代她的虚无。
写着写着,一个被她忽略的细节猛地闯入脑海。
那颗痣!
镜中影像嘴角的那颗痣,她似乎在哪里见过!
记忆的碎片开始翻涌。是了……大概一个月前,她采访过一个声称遭遇过“镜仙”的老人。老人絮絮叨叨说了很多,其中就提到,被镜子里的东西盯上时,有时会在镜中影像上看到不属于自己的特征,比如……一颗痣。老人还说过什么?说那东西靠“注视”和“恐惧”为食,模仿得越像,与现实的联系就越深,直到……
完全替换。
当时她只当是荒诞的民间传说,为了节目效果记录下来,并未深究。此刻,那些话语却像冰冷的针,刺穿了她最后的侥幸。
这不是偶然,这是有预谋的!那个采访,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唤醒它的引子?
就在这时,门外客厅里,传来了脚步声。
很轻,很慢,像是光脚踩在地板上的声音。嗒……嗒……嗒……
林晚的血液几乎凝固了。它出来了!它就在外面!
脚步声在周薇的房门外停了下来。
一片死寂。
林晚紧紧捂住嘴巴,连呼吸都停止了,心脏跳得快要炸开。
门外,响起了轻微的刮擦声。像是指甲,在轻轻划过门板。
一下,又一下。
然后,那个声音,她的声音,贴着门缝,幽幽地传了进来,带着一丝令人毛骨悚然的委屈:
“林晚……你为什么躲着我?”
“外面好黑,我好冷啊……”
“开门,让我进去好不好?我们不是一样的吗?”
它的声音越来越近,最后几乎像是贴在门板上在说话:
“你看,我知道你所有的秘密……你怕黑,怕一个人睡,你小学时偷过妈妈的钱去买糖,你暗恋过高中那个姓陈的体育老师……”
林晚浑身剧烈地颤抖起来,这些深埋心底、连最亲密的朋友都未曾告知的隐私,被它以如此轻描淡写的语气说出来,比任何直接的恐吓更让她胆寒。它在瓦解她的心防,证明它对她的了解,远超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