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九七六年的上海,秋意比往年来得更刺骨一些。黄浦江上氤氲的雾气,迟迟不肯在晨光中散去,缠绕着外滩那些沉默的巨石建筑,也钻进闸北区一条寻常里弄的角落。发现她的,是早起倒马桶的居委会阿婆,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了弄堂清晨那点小心翼翼的宁静。

苏念娇提着沉重的现场勘查箱,深蓝色的棉布制服下摆扫过湿漉漉的青石板。警戒线外围着一圈人,交头接耳,眼神里是恐惧,也是那个年代特有的、对是非的警惕。她拨开人群,走了进去。

女尸俯卧在垃圾箱旁的阴影里,头发凌乱,穿着一身洗得发白的灰色劳动布衣裤,很普通,几乎没有任何特征。空气里混杂着隔夜馊水和某种铁锈般的腥气。先到的派出所民警简单汇报:“初步判断,女,二十五到三十岁,死亡时间大概在昨晚十点到十二点。身上没有明显证件。”

苏念娇蹲下身,戴上橡胶手套。触感冰凉,僵直已经开始缓解。她拨开死者颈后的头发,一道深紫色的勒痕清晰可见。但引起她注意的,是死者右手紧握的拳头,指缝里似乎沾着一点极细微的、不同于污泥的暗红色颗粒。她用镊子小心翼翼地将它们刮入证物袋。

现场勘查按部就班,痕迹杂乱,有价值的线索不多。回到位于市公安局后院那座略显破旧的法医实验室,已是下午。实验室条件简陋,但被她收拾得异常整洁,各种器械、试剂瓶摆放有序,空气里弥漫着福尔马林和消毒水混合的气味,这是属于她的、令人心安的领域。

解剖台上,无影灯冰冷的光线照亮了死者年轻却毫无血色的脸庞。苏念眉宇间凝结着专注,手术刀沿着标准Y型切口划下,组织分离,内脏暴露……一切井然有序。当她打开胃部时,指尖触到了一小团尚未完全消化的、坚韧的异物。

不是食物。

她用镊子将其轻轻夹出,在生理盐水中漂洗。展开,是一张被卷得很紧、用某种透明油脂精心包裹过的、火柴盒大小的薄纸片。油脂在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胃酸的侵蚀。纸上,是用极细的钢笔写着的一行娟秀小字:

“他在制造时间。”

苏念娇捏着那张纸条,指尖隔着橡胶手套传来一阵冰凉的触感。字迹工整,甚至带着一种临危不乱的从容。这绝不是寻常死者能留下的东西。

“看什么呢?这么入神。”一个声音带着门轴转动的轻响闯了进来。

陆振华,市局刑侦队队长,穿着一身同样洗得发白的警服,风纪扣一丝不苟地扣着。他刚从另一个案子抽身,眉宇间带着疲惫,但腰板依旧挺得笔直。他走到解剖台旁,目光扫过台上打开的躯体,又落到苏念娇手中的纸条上。

苏念娇将纸条递过去:“死者胃里发现的。”

陆振华接过来,凑到灯光下看了看,眉头立刻锁紧了。“他在制造时间?”他低声念了一遍,随即嘴角扯起一个近乎嘲讽的弧度,“搞什么名堂?文革刚结束,百废待兴,哪来这么多神神叨叨的阴谋论?”他把纸条递还给苏念娇,语气带着惯有的、基于多年一线经验的质疑,“苏医生,会不会是……死者自己的臆想?或者,是什么不相干的字纸,不小心吞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