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我在第七次确认冰箱里的冻肉没有异常蠕动后,终于敢瘫坐在泡沫地垫上,盯着茶几上那张泛黄的纸发呆。纸上用蓝色圆珠笔写的《末世生存守则》字迹歪扭,像被人掐着手腕写出来的,最后一条末尾还洇着一块深色水渍,不知道是汗还是别的什么。

今天是守则出现后的第三天,距离我收到气象站父亲最后一通语无伦次的电话,刚好过去一周。

“小棠,别信预报,囤点能发光的东西,还有……盯着人的影子,尤其是邻居家老周的……”电话那头的电流声像无数只飞虫在爬,父亲的声音突然被一阵尖锐的电流切断,再打过去,就是永远的忙音。

我当时以为是父亲连续值夜班熬坏了脑子——作为市气象站的资深研究员,他这辈子都在跟云层和风向打交道,从来不会说这种没头没脑的话。直到两天后,我在单元楼门口的信箱里发现了这张纸,没有信封,没有署名,只有标题下方用红笔圈出的警告:“违反任意一条,后果自负”。

第一条规则就把我钉在了原地:“每日凌晨三点十七分,必须用强光照射房门猫眼,持续一分钟,期间无论听到什么声音,不准回应。”

我抱着半信半疑的态度试了第一个凌晨。三点十五分,我攥着从五金店买来的强光手电,手心全是汗。楼道里的声控灯早就坏了,整栋楼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三点十七分一到,我按下手电开关,光柱瞬间刺穿猫眼外的黑暗,就在这时,门把手突然传来“咔哒”一声轻响,像是有人用钥匙在锁孔里转了半圈,又猛地停住。

紧接着,一个苍老的声音贴在门外,是住在我对门的周大爷:“小棠,开门,我家水管爆了,借你家盆用用。”

周大爷是退休教师,平时总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见谁都笑眯眯的,前几天还帮我提过 groceries。可此刻他的声音像泡在水里泡发了,黏腻腻的,带着一股说不出的腥气。我盯着手电光柱里飞舞的尘埃,手指死死扣着手电筒外壳,没敢出声。

一分钟像一个世纪那么长。直到光柱里的尘埃突然停止飘动,门外的声音也消失了。我慢慢挪开手电,透过猫眼往外看,楼道里空荡荡的,只有应急灯泛着微弱的绿光,照在周大爷家紧闭的门上,门把手上,还挂着半条湿漉漉的黑色布条,像极了他昨天穿的那件中山装的袖口。

第二天,我就开始疯狂囤货。

超市里的压缩饼干和罐头被我搬空了整整两购物车,收银台的小姑娘看我的眼神像在看疯子。我没管——守则第二条写着:“食物需以密封金属容器存放,禁止食用任何带包装的熟食,尤其是真空包装的肉类。”我把所有罐头的标签撕掉,用记号笔在罐身上画十字,堆在阳台角落,又在网上下单了十个大号不锈钢储物箱,把大米和面粉分门别类装进去,箱盖用铁丝缠了三圈。

但真正让我破费的是“发光的东西”。父亲的电话和守则第三条重合了:“家中需常备至少三种发光源,且每日需更换电池,强光手电需放在触手可及的地方,禁止让房间完全陷入黑暗超过十分钟。”我买了二十支强光手电,五十节一号电池,还有十盏充电式应急灯,分别挂在客厅、卧室和卫生间的天花板上,连浴室的镜子前都粘了两盏小夜灯,确保就算跳闸,房间里也不会有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