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忙活数日,岑襄的影卫揪出了一个倒霉蛋。

短短半月,人证物证确凿。

岑襄在六宫面前洗刷了我的冤屈。

时隔三个月,我又一次站在凤仪宫,立在众妃之首,向皇后请安。

两两相望,算不得恩怨纠缠,唯有仇深似海。

她知道是我做的,我知道她知道。

没有证据又如何,只要圣心乐意,有贼心没贼胆的陈德妃一样成了替罪羔羊。

戕害皇后,当诛九族,她只被罚入冷宫。

因她那掌西北军的父亲交出了五万大军的军权,保阖族安宁。

陈家和冯氏在岑襄的操作下互为制衡,德妃与皇后别苗头亦有许久,对于咬不下我,咬下陈家一大块肥肉这个结果,冯氏勉为其难捏着鼻子认了。

取我的命来日方长,陈家独掌西北已久,这军权过了今日便不一定有明日。

岑襄弃了长久以来的制衡之术,必是对陈家兵权谋算在胸。

也是,此次平乱,听说匪首乃是宁州太守一案的余孽,云集景从……

叛军大肆攀诬岑襄当年立功之事,掀起了新朝建立以来的最大叛乱。

岑襄为平此事,御驾亲征居云城,誓要将乱党之首江望亭斩于马下。

岂料战况焦灼,居云城久攻不下,叛军面对威逼利诱竟是油盐不进。在岑襄耐心耗尽,即将压上全部兵力,以数倍铁骑击碎这群乌合之众时,皇后落胎、贵妃被抓、德妃之父暗含不臣之心的消息传到了前线。

岑襄篡位,根基不稳,他的皇位是世家军阀妥协的结果。

他一贯的策略是攘外必先安内,留下身为前朝公主的发妻,娶了出身将门世家的皇后,纳了系出名门的嫔妃,前朝后宫互为制衡,他的皇位才坐得稳。

此次他因宁州余孽之事动摇根基而全力出手,不代表他在后宫没有眼线。

京城鱼龙混杂,各种势力根深蒂固,相互交错。

他不敢赌。

所以他回来了。

并想好了万全之策。

真相是什么并不重要,对岑襄最有利的就是真相。

从底层爬上高位的人,比生来就在高位上的人更狠更绝。

6

小顺子作为天子近侍,六宫妃子都极为巴结。

唯有我,对他不冷不热,没什么好脸色。

当初便是他作为内应,趁先帝驾崩,先与岑襄暗通款曲。

信王康王俱因谋反罪名而死,前朝宫人死了近半。

小顺子作为弃暗投明的急先锋,不仅逃过了血洗,更一跃成为新帝眼前的红人。

岑襄知道,任何人都可能讨好小顺子,唯有我不会。

小顺子奉口谕亲自来请我,必然不是什么好事。

我搁下玉梳,抿开一道艳红口脂,取过铜镜,镜中人呈现美丽饱满的姿态。

就算小顺子请我去的是天牢,也不可在敌人面前失了体面。

天牢里狼狈躺着的几人我有点眼熟。

似乎还是在前朝宫宴之时坐在前列的庄亲王等人,论关系,我该称声皇叔。

刑架上吊着几个人,奄奄一息,眼看就活不成了。

是参与冯微一事的暗卫。

我放过他们,岑襄可不会。

在这样一副凄凉境地中,唯有一袭黑金龙纹衣袍先声夺人。

一柄剑自衣袖间滑落,化为流光直指向我,我慢慢闭上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