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不知过了多久——时间在那里失去了意义——他们到达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那里没有机械,没有仪器,只有纯粹的光和几何形态的能量流动。然后,意识层面的交流开始了。

没有语言,没有图像,而是直接的知识传递。

代表们了解到,宇宙中遍布着像地球这样的“孵化星球”,都是由一个古老文明网络创建的,这个网络自称为“播种者”。播种者并非神灵,而是数十亿年前最早觉醒的文明之一,他们发现宇宙中生命罕见且脆弱,于是决定成为生命的守护者和培育者。

地球是他们的杰作之一——一个精心设计的生命实验室。地核的“引擎”不仅维持着星球的宜居性,还 subtly 引导着生命的进化方向。偶尔的物种大灭绝不是事故,而是必要的课程调整。

人类并非他们的第一个实验品,也非最后一个。但人类是特别的——最具创造性也最具破坏性,最富有爱心也最残忍,最智慧也最愚蠢。正是这种极端的矛盾性让人类如此珍贵,如此值得观察。

“你们已通过测试,”信息直接流入代表们的意识,“不是技术的测试,而是心灵的测试。许多文明在发现真相后选择了自我毁灭或攻击我们。你们选择了理解,选择了成长。”

交流持续了相当于地球时间的三天。代表们了解到宇宙的生命之网,了解到所有意识本质上的互联,了解到生命是宇宙自我认知的方式。

最后,邀请到来:人类可以加入播种者网络,不是作为实验品,而是作为合作伙伴。共同守护宇宙中的生命,引导新文明的成长。

当代表们返回地表,全人类通过连通感同步接收了他们的经历和知识。没有需要解释的——真相直接烙印在每个人的意识中。

接下来的岁月里,人类文明完成了最后一次蜕变。国家界限彻底消失,地球成为一个统一的生命共同体。科技发展转向如何更好地培育生命、维护宇宙生态。

李维活到了一百二十岁,见证了第一支人类指导团队前往新发现的孵化星球。临终前,他再次爬上那座小崖,看着夕阳西下。

他的曾孙女——那位曾经画出发光地球的小女孩,现在已是地球委员会主席——陪伴在他身边。

“爷爷,你还有什么疑问吗?”她轻声问。

李维微笑摇头,皱纹里盛满了世纪的智慧。“没有疑问了,只有感恩。”他望着满天初现的星辰,“现在我知道了——天知道,地知道,天地之道即生命之道。而我们,终于学会了聆听。”

他闭上眼睛,最后一次运用连通感。他感受到脚下地球的脉动,感受到遥远星辰的呼吸,感受到宇宙间无数生命的交织共舞。

在最后的意识里,他感受到地心深处传来的告别与欢迎——既是旅程的结束,也是新篇章的开始。

当他的心跳停止,全世界各地的树木同时微微发光,仿佛在向这位桥梁建造者致敬。人类不再为死亡哀悼,而是庆祝一个生命圆满回归宇宙之网。

而在遥远星际之间,新的种子正在萌芽,新的故事刚刚开始。

4 地心低语:星辰之种【四】

李维安息后的第七个年头,地球委员会完成了首个人类指导团队的组建。这支队伍被命名为“星辰之种”,由四十二位精通连通感的专家组成,他们将前往天鹅座X-1区域新发现的孵化星球“茜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