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槐树下的“战争”

林溪对周翊的最早记忆,是五岁那年夏天,他抢走了她手里最后半块绿豆冰。

老式居民楼的楼下,那棵据说比小区年纪还大的老槐树郁郁葱葱,蝉鸣把空气搅得黏糊糊的。她穿着粉色小裙子,举着快融化的冰棒,正吃得鼻尖冒汗,忽然手腕被人拽了一把,冰凉甜腻的绿豆沙瞬间糊了一手。

“周翊!”她叉着腰跺脚,眼泪在眼眶里打转,“那是我妈妈买的!”

比她高半个头的小男孩举着抢来的冰棒,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转身就往槐树干后躲:“谁抢到就是谁的,你太慢啦。”

结果没跑两步,脚下被树根绊了个趔趄,手里的冰棒“啪嗒”掉在地上,还沾了片槐树叶。

周翊愣了愣,转头看见林溪已经瘪着嘴,真要哭出来了,突然有点手足无措。他挠挠头,从兜里掏出颗大白兔奶糖,硬塞进她手里:“这个给你,比冰棒甜。”

那是林溪第一次吃大白兔,奶味浓得化不开。后来她才知道,那颗糖是周翊攒了三天的零花钱买的,本来想自己留着。

从那天起,他们俩的“战争”就没停过。

同住一个单元,门对门。林溪妈妈和周翊妈妈是同事,买菜都要搭伴;林溪爸爸和周翊爸爸下象棋能从晚饭吵到深夜。两家的饭香常常混在一起,今天林溪端着碗跑到周家蹭排骨,明天周翊就赖在林溪家抢她的番茄炒蛋。

小学时,他们在同一个班。周翊数学好,却总把作业写得龙飞凤舞,林溪字工整,却对着应用题愁眉苦脸。于是形成了诡异的合作模式:林溪替周翊抄数学题,周翊帮林溪算应用题答案。偶尔周翊被调皮男生欺负,林溪会像只炸毛的小猫冲上去,举着铅笔盒喊“不准欺负他”;林溪被老师罚站,周翊就偷偷在她课桌里塞纸条,画个歪歪扭扭的小人做鬼脸。

槐树下是他们的主战场。春天捡槐花串成项链,周翊总说林溪戴起来像“唱戏的”,却在她被别的男生嘲笑时,把人推倒在草地上;夏天搬个小马扎,围着老槐树写作业,周翊故意撞她的胳膊,看她笔下划出长长的墨线,然后在她瞪过来时,飞快地把自己的作业本递过去:“喏,借你描。”;秋天捡槐树叶夹在书里,比谁的叶子更黄更完整,输的人要替赢的人背一周书包;冬天槐树枝桠光秃秃的,他们就在树下堆雪人,周翊非要给雪人安上两根树枝当“武器”,说这样能保护他们堆的雪人不被破坏。

有次林溪发烧请假,周翊放学回来,书包都没放就冲进她家。林溪躺在床上,脸颊烧得通红,他从背后掏出个皱巴巴的苹果,是他用课间操时间,在学校小卖部排队买的。

“老师说吃苹果好得快。”他把苹果往她手里一塞,有点不自然地挠挠头,“我妈说的。”

林溪迷迷糊糊地接过,苹果带着他手心的温度,还有点被挤压的软痕。她咬了一口,甜津津的汁水顺着喉咙滑下去,好像烧都退了点。

初中开学那天,两人背着新书包去报到,居然又分在同一个班。林溪看着座位表上自己名字旁边的“周翊”,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转头却看见他正对着座位表笑,阳光透过窗户落在他脸上,少年的轮廓比小时候清晰了些,眉眼间的稚气淡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