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后,同学回了电话。
“舟子,你是不是搞错了?”电话那头,他的声音很困惑,“我找档案馆的老师查了。从建校到现在,毕业生名册里,根本就没有叫‘苏夏’的。”
我握着电话,手心冰凉。
“会不会是同音不同字?”我抱着最后一丝希望问。
“不可能。”同学很肯定地说,“老师把那几年所有毕业生的资料都翻出来了,连照片都核对过了,压根没你说的这个人。你女朋友……是不是跟你开玩笑呢?”
我挂了电话,看着客厅里那幅色彩明亮的向日葵。画的右下角,有两个龙飞凤舞的签名:苏夏。
这幅画,是假的。
这个签名,也是假的。
她的人生,就像这幅画一样,是一个被精心绘制出来的、不存在的赝品。
接着,我开始查她告诉我的那个“老家地址”。北方的一个三线小城,精确到街道和门牌号。她说,她父母都是普通的退休工人,不喜欢被打扰,所以一直没让我上门拜访。
我没有去。我知道,去了也只会是徒劳。
我打开了电脑上的卫星地图软件,将那个地址输入了进去。
清晰的卫星图像显示在屏幕上。那条街道,那栋老旧的居民楼,都存在。但是,她说的那个门牌号,那个她口中“充满温馨回忆的家”……
在卫星地图上,是一片被推平的、长满了荒草的废墟。
根据地图的更新记录,那片区域,早在五年前,就已经被拆迁了。
我的心,一点一点地沉了下去。
她到底是谁?她为什么要编造这一切?她的目的又是什么?
我的脑子里一团乱麻。我开始疯狂地在网上搜索一切相关的、离奇的事件。“凭空出现的人”、“没有过去的人”、“骗保”、“间谍”……我甚至开始浏览那些神神叨叨的灵异论坛。
我一无所获。
她太“干净”了。干净得就像一张白纸。在这个信息时代,一个人,怎么可能在网络上留不下任何痕存?没有社交账号,没有消费记录,没有通讯痕迹。
就好像,在一年之前,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苏夏”这个人。
她就是一年前的某一天,突然“出现”在我的世界里。
我想起了我们相遇的场景。
那是一个雨夜,我加班到深夜,在公司楼下的公交站等车。她没带伞,一个人站在站牌下,被风吹得瑟瑟发抖。我把我的伞,分了一半给她。
就是这么一个老套的、电影里演了无数遍的搭讪情节。
现在回想起来,那场相遇,是不是也……太巧了?
我的生活圈子很简单,两点一线。她是怎么知道我的公司地址?怎么知道我那天会加班?怎么会“正好”出现在那个只有我一个人的公交站?
一个可怕的念头,像藤蔓一样,缠住了我的心脏。
她不是偶然遇到的。
她是……冲着我来的。
这个认知,让我不寒而栗。我感觉自己像一只被关在透明容器里的实验白鼠,我的一举一动,我的喜怒哀乐,都在被某个未知的存在,默默地观察着。
而苏夏,就是那个被投放到我生命里的、最甜蜜的、也是最致命的变量。
我坐在黑暗的房间里,电脑屏幕的光,照着我惨白的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