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第三位是个出租车司机,他说每到凌晨三点多,他的车载电台就会收到一种奇怪的信号,像是“电子音乐混合了数字语音”,持续大约七分钟后消失。他最初以为是电台故障,但换了三辆车都有同样现象。

苏婷认真记录每个案例,尽量保持专业中立,但心里也开始感到不安。太多相似的经验,集中在相近的时间段,描述的现象也高度一致。作为一名心理学专业人士,她不相信超自然现象,认为这更可能是某种集体心理暗示或群体焦虑的表现。

直到她自己也开始经历异常。

那是个周二凌晨,苏婷突然无缘无故醒来,看了眼手机:3:17。就在这时,她注意到手机屏幕闪烁了几下,然后完全黑屏。与此同时,窗外夜空明显亮了一瞬,像是遥远的闪电,但没有雷声。

苏婷走到窗边,惊讶地看到东南方向的天空中有几个光点正在排列成复杂的图案。她屏住呼吸,看着那些光点移动、重组,形成一个不断旋转的立方体结构。整个过程持续了约七分钟,然后光点突然消失,如同被关掉的投影。

手机屏幕随即亮起,恢复正常。

苏婷感到一阵寒意。这不再是来访者的叙述,而是她亲身经历的实在现象。

第二天,她开始更系统地收集资料,询问每位有此经历的来访者具体细节。结果令人震惊:所有事件都发生在凌晨3:15至3:22之间;所有人都报告电子设备同时失灵;看到的几何图案虽然不尽相同,但多是规则的多面体;且这种现象似乎正在城市的不同区域轮流出现。

更令人不安的是,几位来访者提到之后有“黑衣人”拜访,要求他们不要谈论自己的经历。大多数人认为这只是幻觉或梦境的延伸,直到苏婷指出这些经历的相似性。

“你认为这是什么,苏医生?”一位来访者问道,声音里带着期盼和恐惧。

苏婷犹豫了一下,选择诚实回答:“我不知道。但肯定不止你一个人经历这些。”

她决定联系一位老朋友,物理学教授张伟,现在在某研究机构工作。听完苏婷的描述后,张教授沉默良久。

“我建议你谨慎行事,苏婷,”最后他说,“这类现象...嗯,有多种可能的解释。有些可能超出你的专业范畴。”

“你是说这是集体幻觉?”苏婷追问。

“不完全是。事实上,我们研究所最近也监测到一些异常电磁脉冲,时间地点与你描述的吻合。但我们尚未找到合理解释。”

张教授答应进一步调查,并建议苏婷继续记录案例,但不要声张。

然而,事情的发展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接下来的周五晚上,整个城市东南区的电子设备出现了大规模故障:手机信号中断,电视屏幕雪花,部分区域甚至停电七分钟。社交媒体上顿时炸开了锅,许多人上传了拍到的天空异象——那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二十面体,在夜空中缓缓旋转。

官方很快出来解释,称是“变电站故障导致的电力波动”,天空中的光影只是“变电站电弧产生的光学现象”。大多数人接受了这个解释,话题迅速被新的热点取代。

但苏婷知道没那么简单。她联系了之前那位网约车司机陈建国和AI研究员李维——他们的联系方式来自一位共同来访者。三人决定见面分享各自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