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把这段频率发给一位在大学教声学的朋友李哲。一小时后,李哲打来电话,声音里充满困惑:“老李,你这段音频是从哪弄来的?它的频率模式非常特别,包含了多个质数的谐波,而且有一种...我不确定怎么说,像是编码了什么信息。”
“能解码吗?”李维问道。
“我试试,但这不像任何已知的编码方式。给我点时间。”
第二天,李哲带来了令人震惊的发现:那段频率确实包含信息,是一种多维编码的消息,翻译过来是一串坐标和一句话:“观察者已就位”。
坐标指向城市中央公园的一处具体位置。
李维和陈建国决定去实地查看。周六下午,他们来到中央公园指定位置,发现那只是一片普通的草坪,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是不是搞错了?”陈建国问道,四下张望。
李维检查着手中的仪器:“坐标非常精确,就是这里。但看起来确实没什么特别。”
就在这时,一位穿着公园管理处制服的老先生走过来:“两位先生,这里不能踩踏草坪。”
李维连忙道歉,随口问道:“老师傅,这片草坪有什么特别吗?为什么围起来了?”
老先生耸耸肩:“不知道,上头吩咐的。就这块草长得特别快,每周都得修剪两次,别的区域一次就够了。下面估计埋了什么老管道肥料之类的吧。”
等管理员走远,李维和陈建国交换了一个眼神。
“下面有东西?”陈建国压低声音。
“可能。”李维从背包里取出一个便携式地下探测仪——这是他业余考古爱好者的装备。打开仪器扫描地面,果然发现地下约一米五处有一个金属物体,不大,但形状非常规则,像是一个完美的立方体。
“要挖开看看吗?”陈建国问道。
李维摇摇头:“在公共公园挖掘是违法的。再说,我们不知道这是什么。”
他们决定先标记这个位置,继续观察。然而,当第二天李维再来查看时,惊讶地发现那片草坪已经被挖开,一群工人正在施工立牌,上面写着“市政光纤维修”。
李维走近一看,坑底已经空空如也。
03 失眠的人们
苏婷的心理咨询室通常接待的是焦虑的上班族、情感困惑的年轻人和压力过大的学生。但最近几周,她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开始接二连三地有人前来咨询类似的怪异体验——看到无法解释的光点,电子设备异常,以及一种被监视的强烈感觉。
第一位是位四十岁左右的女性,银行高管,一向理性稳重。她描述了自己每晚凌晨三点左右会突然醒来,然后看到窗外有“排列成几何形状的光点”,但当她试图用手机拍摄时,设备总是失灵。
“苏医生,我知道这听起来很疯狂,”那位女士紧张地绞着手指,“但我真的看到了,连续一周了。我甚至去医院做了全面检查,怕是不是脑部出了问题,但结果一切正常。”
第二位来访者是位年轻插画师,她带来了一系列画作,上面全是各种复杂的几何形体:二十面体、十二面体、克莱因瓶...她说这些图案每晚都在她梦中出现,强烈到她不得不画下来。
“就像有人在我脑子里播放数学频道,”她苦笑着说,“我从未对几何学感兴趣,现在却能精确画出这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