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5 墨香盟约

数日后,机会终于来了。楚清音以需要购买些上等纸墨练字、以期尽快跟上妹妹进度为由,向王氏请示出门。王氏乐得她不在眼前碍眼,且理由正当,便随口应允,只派了个小丫鬟跟着,名为伺候,实为监视。

楚清音径直来到了位于城南、在文人雅士中颇有口碑的“墨韵斋”。这家店铺门面不算最大,但布置清雅,笔墨纸砚种类齐全,品质上乘,更难得的是氛围安静,不乏一些清流学子在此流连。

店内书香墨韵弥漫,令人心静。楚清音状似随意地浏览着,目光最终落在一套品相极佳的徽墨上,其色如漆,其声清越,刻着“紫玉光”三字。

她正凝神细看,一个温和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在她身侧不远处响起:“小姐可是看中了这款‘紫玉光’?”

楚清音心尖微动,回眸,映入眼帘的正是太子萧煜。他今日依旧身着常服,是一袭更为低调的靛蓝色长衫,但眉宇间的贵气与沉稳,却难以掩盖,只是比那日在公主府更多了几分平易近人。

“公子好眼力。”楚清音微微福了一礼,神色平静无波,仿佛只是偶遇一位寻常的懂墨之人,“此墨坚如玉石,光泽内蕴,确是上品。只是小女子初学,不敢奢求这等名墨,选些寻常可用的便是。”她语气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显谄媚,也不失礼数。

萧煜走近几步,目光落在她清丽而沉静的侧脸上,低声道,声音仅容二人听见:“小姐过谦了。那日赏花宴,小姐一番关于粮价与漕运的高论,言犹在耳,令在下茅塞顿开,受益匪浅。”他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不知小姐对如今京城其他行市的物价起伏,可还有独到见解?例如,这盐价、布价,乃至……漕运货栈的营生?”

楚清音知道,真正的交锋开始了。她抬起眼,目光清澈而冷静,不再掩饰那份与年龄不符的通透,声音同样压低:“公子既然动问,小女子便斗胆直言。物价之根,在于流通与供需之平衡。如今京城诸多行业,如盐铁、绸缎、药材,乃至公子提及的漕运货栈,皆被几家世家大族把持。他们垄断货源,操控价格,人为设置壁垒,排挤新兴商号。此举,苦的是终日劳作却难得温饱的黎民百姓,损的是本应充盈的国家税赋,肥的,却只是少数蠹虫与其背后的权贵。长此以往,民怨积累,国本动摇,绝非危言耸听。”

萧煜眼中精光一闪,示意她继续。他没想到,一个深闺少女,竟能将问题看得如此透彻,直指核心。

“若要破此僵局,”楚清音语速平稳,条理清晰,“光靠朝廷下发几道严令,恐难奏效,甚至可能阳奉阴违,适得其反。需得双管齐下,乃至多措并举。其一,或可尝试扶持新兴商号,在税赋、路引等方面给予些许便利,引入活水,打破垄断;其二,或可仿古制,设立‘平准’机构,在物价过高时抛售储备,过低时收购,以平抑市价,稳定民心;其三,也是最根本的,乃是整顿吏治,确保政令畅通,而非被世家门阀、地方豪强所阻隔掣肘。譬如漕运一事,若能厘清沿途关卡,严惩贪腐,使南北货物其流,则物价自平大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