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楚清音始终安静地坐在最不引人注目的角落,低眉顺眼,仿佛隐形,观察着这些京城顶级的贵女们,听着她们谈论最新的衣饰、流行的妆容、各家的八卦。

直到宴会中途,几位小姐谈起近日京郊粮价飞涨,导致城外贫苦百姓生计艰难,甚至偶有骚动的话题。言语间多是泛泛的同情与忧虑,却无人能说出个所以然来,更提不出什么见解。

这个时候,一直沉默的楚清音,忽然抬起头,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附近几位贵女的耳中:

“此次粮价波动,恐非全然天灾。小女子听闻,江南漕运近日因河道清淤及沿途关卡盘剥日重,效率大减,运抵京城的粮食数量不及往年同期半数。而运河沿线,如徐州、淮安等地的几大官仓与私仓,近月来却有异常的大量粮食入库记录,只进不出,库存远超常备。若是有心人趁机囤积居奇,操控市价,只怕这波涨势短期内难以平息,恐生民变。”

她顿了顿,见几人目光被吸引过来,继续平静地说道,言辞简洁,却逻辑清晰,直指核心:

“朝廷若想真正平抑粮价,安抚民心,或可从三处着手:其一,派遣得力干员,严查漕运沿线贪腐,疏通关节,确保漕粮按时足额抵京;其二,秘密核查徐州、淮安等地大仓虚实,若确系囤积,当以雷霆手段查处,平粜仓粮,以安市场;其三,可暂时减免京城周边粮商入市税赋,鼓励各地粮商运粮入京,以增供给。”

她这一番话,没有引经据典,没有华丽辞藻,却分析得鞭辟入里,提出的建议也切实可行,与周围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氛围格格不入。一时间,附近几位原本谈笑风生的小姐都愣住了,惊讶地看着这个一直被她们忽略、甚至暗自嘲笑的“楚家村姑”。

假山之后,一名身着月白色常服、腰系玉带、气度雍容沉静的年轻男子,原本正在与侍从低声交谈,此刻也停下了话语,目光穿过扶疏的花木缝隙,精准地落在了楚清音身上。他眼中闪过一抹极深的惊讶与探究,随即化为一丝不易察觉的欣赏。此人正是微服前来太子萧煜。他近日正为户部账目空虚、旧族门阀垄断利源、民生多艰而焦头烂额,楚清音这一番洞察时弊、直指要害的见解,宛如在他沉闷的心湖中投下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巨大的波澜。

他默默记下了那个素衣少女的身影,以及她身旁那位衣着华丽的少女对她的称呼——“楚家姐姐”。

楚清音并未注意到那道来自假山后的审视目光。她说完之后,便再次垂下眼帘,恢复了那副安静怯懦的模样,仿佛刚才那个言辞犀利、见解独到的女子只是众人的错觉。

然而,一颗种子,已经悄然埋下。这微小的光芒,能否穿透楚家厚重的阴霾,照亮她前行的荆棘之路?她不知道,但她已做好了在暗流中积蓄力量,等待破土而出的准备。

赏花宴归来,楚清音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之前的轨迹,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略显笨拙的“楚家大小姐”。而楚清音知道,假山后的那道目光,绝非寻常。能在长公主府自由行走、气度那般不凡的年轻男子,身份呼之欲出。她在等,等一个确认,也等一个合适的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