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夜里,我回到耳房,发现《银河咯咯叫》被风吹落在地,

纸上的墨鸡不见了,只剩一圈空白的轮廓。

刘师傅说:墨干了会裂,也许被风吹散了。

可我知道——

它去找真正的宇宙了,

留下我这副皮囊,

继续炖汤,

继续无聊,

继续在人间的灶膛边,

给每一粒枸杞,

起一个有星星味道的名字。

七、回房盘点

我关灯,躺在床上,听更漏一声接一声。

那声音像墨池里的涟漪,像鸡啄下的星辰,像王爷敲碗的回荡。

我忽然笑出声,越笑越大,笑得眼泪都出来——

原来宫斗的终点不是凤仪天下,

而是半夜三点,

你抱着汤勺,

对着黑暗,

小声说:

"别怕,

宇宙也在炖自己,

我们只是它锅里的

一粒

会思考的

枸杞。"

——第四章·完

第五章:《枸杞与风筝:一场关于“自由”的预备实验》

一、太后想要的"新屏风"

寿康宫传来懿旨:

"端午在即,婉茵再绘一扇'夏景图',要能'闻风而动'。"

"动"字一出,我愁秃头。

画能动,那叫风筝,不叫屏风。

可太后金口已开,我只好把"风筝"拆成两半——

风,归我;筝,也归我。

二、刘师傅的"鸡汤动力学"

刘师傅听完需求,拍大腿:

"格格,鸡汤能冒气,气能推扇叶,扇叶牵丝线,丝线连画轴——这不就'动'了?"

我秒懂:

把鸡汤的热量变成风,再用风转屏风。

科学原理我不懂,但"吃"与"吹"之间的神秘关系,我熟。

三、御花园里的"风筝实验"

午后,我拎着砂锅、毛笔、丝线、宣纸,蹲在御花园风口。

步骤如下:

1. 支砂锅,炖"麻辣风骨汤"——辣能加速蒸汽;

2. 汤面架风车(用藤条+蒸笼盖改装);

3. 风车轴牵丝线,丝线末端绑一条"迷你纸鸢";

4. 纸鸢上画:一只鸡,一条狗,一颗枸杞,组成吉祥三宝。

汤滚,风车转,纸鸢"嗖"地起飞。

我激动得直搓手:

原来自由可以这么便宜——一碗汤的事。

四、哲学家的意外闯入

纸鸢刚稳住,身后传来一声:"善哉,汤里自有风。"

我回头,看见一位白眉老和尚,袈裟补丁摞补丁,手里却拿着御赐金钵。

他自我介绍:

"贫僧法号'空锅',专为太后午膳来化一味'清心汤引'。"

我肃然起敬:

大师都把锅空成法器了,我这点鸡汤动力学算啥。

空锅大师指着风筝:

"小施主,风动了,还是心动了?"

我老实回答:

"是汤动了,我怕它糊底。"

大师大笑,在金钵里舀一勺我的鸡汤,

仰头饮尽,留下一句:

"糊底的是汤,不糊的是风;

风抓不住,但汤可以咸。"

说完飘然而去,袈裟角被风鼓起,像一面人形风筝。

我原地回味:

原来咸也是一种修行。

五、坏消息:风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