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3 微博炸了,词怼珍香

不到两小时,东坡的微博炸了。

“哈哈哈哈!用《庄子》讲放屁!还骂得这么解气!”

“中文系学生实名跪了!这用典比史珍香强一百倍!”

评论区吵成一锅粥。

支持者截图疯传,反对者骂 “亵渎文化”“装腔作势”。

史珍香直接下场。

长文结尾 @吴梦得:“某些传统余孽,守着老典故不放,不懂艺术进化,只配扫进垃圾堆!”

东坡看着屏幕,手指飞快敲键盘。不写赋了,写词。

《江城子・戏评史家大作》:“十年生死尿两行,坑与线,费思量。纵使相逢,应不识,何处是茅房?夜来幽梦忽还乡,纸一张,墨一腔。相顾无言,惟有屁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马桶上,史文章。”

点击发送。

半小时后,# 江城子马桶上 #冲上热搜第一。

“‘惟有屁千行’笑死我了!史珍香脸都绿了吧!”

“这词比她的书有文采一万倍!”

史珍香工作室急着删文,可截图早传遍全网。

傍晚,陌生电话打进来。

是电视台《文坛辩论会》编导:“吴老师!想请您和史珍香、贾评论同台,辩‘何为文学’!”

东坡挑挑眉。同台?正好。他倒要当面问问,这两位 “大师”,懂不懂 “文学” 二字。

“好。时间定了通知我。”

4 辩论对决,舌战群儒

辩论会现场,灯光晃得人眼晕。

史珍香穿金戴银,贾评论戴金边眼镜,活像庙里的泥菩萨。

主持人刚开口,贾评论就抢话:“文学的本质是解构!史女士解构生理差异背后的社会符号,这才是当代方向!”

史珍香娇滴滴接话:“我写的是真实肉身经验,不像某些人,只会掉书袋装清高。”

两人眼神扫过东坡,满是不屑。

东坡慢悠悠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像站在赤壁江边。

“贾先生说解构。” 他盯着贾评论,“您那篇《解构主义与屎尿屁》,三次引德里达,两次断章取义。您这是解构,还是瞎解?”

贾评论的脸 “唰” 地白了。那论文是他抄的,自己都没看懂。

“还有史女士。” 东坡转向史珍香,“您写‘尿’写‘屎’说真实,可采访里说您连菜市场都没去过。您这真实,是从家里马桶里捞的?”

台下哄堂大笑。

史珍香的脸涨成猪肝色,手指着东坡:“你…… 你胡扯!”

“我胡不胡扯,大家心里有数。” 东坡声音洪亮,震得麦克风嗡嗡响,“文学不是装腔作势的概念,也不是低俗噱头。它是‘大江东去’的豪情,是‘十年生死’的深情,是读了能记一辈子的东西!”

台下掌声快掀屋顶。有观众站起来喊:“说得好!”

贾评论气得发抖,嘴张了半天,一个字吐不出来。

史珍香捂着脸,肩膀直抽抽。

直播弹幕刷疯了:“东坡老师全程碾压!”“这才是真文人!”

辩论会结束,记者围上来。

东坡摆摆手:“我没别的说,就希望大家多读读好文章。”

5 街头卖字,城管来了

辩论会火了,可房租还没凑够。

东坡揣着毛笔宣纸,去公园摆摊。

“现场写古诗词,五十元一幅” 的纸牌刚摆好,路人要么绕着走,要么笑他 “老古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