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雪中送暖
腊月廿三,灶王爷上天的日子,柏垭镇下了今冬第一场雪。
二妮趴在窗沿上,看着雪花一片片落在院里的石磨盘上,很快积起薄薄一层。她呵出一口白气,在结着冰花的玻璃上画了只歪歪扭扭的蝴蝶。
“看啥呢?快来吃糍粑,刚蒸好的。”孙大娘端着热气腾腾的蒸笼从厨房出来,瞧见女儿专注的侧脸。
“娘,朱姐姐他们……有糍粑吃吗?”
孙大娘放下蒸笼,在围裙上擦了擦手。窗外,镇子尽头那间药庐的轮廓在雪幕中若隐若现。
“一会儿你李叔送年货过去,我多包了几个,你给他捎上。”
二妮眼睛一亮:“我去送!”
“你这孩子,就知道你要抢这差事。”孙大娘点点女儿的额头,语气却软了下来,“记住,别久留,别多问,把东西放下就回来。”
“知道啦!”二妮已经蹦跳着去拿伞,“我就是去送年货,什么都不说。”
这是柏垭镇不成文的规矩——对药庐那三位,不多问,不打扰,只在他们需要时,递上一碗热汤,修补一片碎瓦,或是像现在这样,在年关时节送去应景的食物。
二妮挎着竹篮,踩着嘎吱作响的积雪走向镇子尽头。篮子里除了糍粑,还有王猎户前两天打的野兔,张婶做的腊肠,以及她自己偷偷放进去的一小包麦芽糖。
药庐静悄悄的,门前积雪平整,没有脚印。二妮踮脚朝里望了望,正要敲门,却听见后院传来极轻微的金属碰撞声。
她绕到屋后,透过篱笆缝隙,看见了山崎。
那个总是沉默得像块石头的男人,正在雪地里练功。他只穿着单薄的灰衣,铁尺在手中翻飞,划破飘落的雪花。他的动作快得几乎看不清,只有衣袂破空时带起的风声,和铁尺偶尔反射的寒光。
二妮看得入了神。她从未见过这样的山崎——不再是那个低眉顺眼跟在朱雪沫身后的伙计,而像一柄出了鞘的刀,每一寸肌肉都绷紧,每一个眼神都淬着冰。
突然,他动作一顿,铁尺倏地指向二妮的方向。
“谁?”
二妮吓得后退一步,竹篮掉在雪地里。山崎看清是她,眼中的杀气瞬间消散,又变回平日里那潭死水。
“山、山叔叔,我娘让我送点年货来。”二妮慌忙捡起篮子,声音有些发抖。
山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接过篮子。他的手指冻得发红,虎口处有一道新鲜的伤口,还在渗血。
“您的手……”二妮从怀里掏出小手帕,“我帮您包一下吧?”
山崎摇头,将手背到身后。
二妮不死心,掏出那包麦芽糖:“那这个给您,吃了就不疼了。”
山崎看着那包糖,眼神有瞬间的恍惚。他最终接过糖,极轻地点了点头,算是道谢。
“朱姐姐呢?”二妮朝屋里张望。
山崎侧身让她进屋。药庐里弥漫着淡淡的草药香,朱雪沫正坐在窗边,手指在空中轻轻划动,无数看不见的丝线随着她的动作微微震颤。
“是二妮吗?”朱雪沫转过头,空洞的眼睛准确地“望”向门口的方向,“我‘听’见你的脚步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