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指尖刚触到宋代青瓷梅瓶的冲线,瓶底朱砂符咒“唰”地一亮,烫得我尖叫——不是釉料的温度,是像烧红的烙铁钻进皮肤。

修复台的放大镜被光一照,光束骤然收紧,像绳索一样把我裹住。

再睁眼,后脑勺生疼,白大褂沾满窑灰。眼前一座柴窑正窜火星,几个粗布短打的汉子围在窑前。

为首的男人盯着我,厉声喝道:“哪来的妖女,穿奇装异服,来毁我窑!”

我下意识想解释,却发现掌心那块带符咒的瓷片正微微发热,像在与窑火呼应。我心里一沉:要想回去,恐怕得先补全这块符咒。

第一章:符咒惊变

指尖一烫,我低头,瓶底的朱砂符咒正泛着妖异的红光。修复台上的放大镜“当啷”倒下,红光被骤然放大,像火舌一样裹住了我。掌心一滑,带符咒的那片碎瓷“啪”地砸在桌上。

再睁眼,是硬邦邦的泥土地。不远处,一座柴窑正冒黑烟,火星乱窜。

“又裂了!”一个粗嗓门炸开。

我撑地起身,白大褂上的灰扑簌簌往下掉。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聚到我身上。

“哪来的?穿成这样来捣乱?”一个壮汉皱眉。

我刚要解释,窑里又“咔嚓”一声。我心头一紧,目光飞快扫过:湿柴、风口太小、窑温不均——典型的温差裂。

“先别骂!”我脱口而出,“把湿柴抽出来,风口开大,添干松柴,先稳火!”

壮汉愣了一下,将信将疑地照做。我趁势蹲下,捡起地上的碎瓷,指尖的符咒微微发热,像在回应窑火。

一个青年递来一块糙饼:“吃点压压惊。

我接过饼,指腹碰到他粗糙的手,心中一动:这窑场,可能藏着我回去的线索。

“谢谢。”我低声道,“我叫林青。”

我抬眼望向那座窑,心里有了个清晰的目标:要想回去,必须先补全这块符咒,而答案,就在这座窑里。

就在这时,窑里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

张窑主骂了句“娘的”,转身就往窑门冲:“又裂了!赶紧看看还能不能救!”

围着的工匠也跟着涌上去,只剩我和那青年站在原地。他最后看了我一眼,眼神里没什么情绪,然后攥着手里的瓷坯,快步跟了上去。

风刮过来,带着窑里的烟火气,吹得我白大褂上的灰往脸上飘。我站在原地,手里攥着带红光的梅瓶碎片和半块糙饼,看着一群人围着那座冒黑烟的柴窑忙乱,突然反应过来——这不是博物馆的修复室,也不是我认识的任何地方。

那青年的声音响起来,但是很低:“我叫沈砚,这是沈记窑坊。”

他没回头,只是对着窑门的方向喊了一句,然后就被人群淹没了。

第二章:工艺困局

木门“吱呀”一响,瓷土混着草木灰的味道扑面而来。桌上的粗坯歪歪扭扭,坯身隐见细小气泡。

“就是这儿。”沈砚把手里的坯放下,指尖在一道隐裂上来回摩挲。

我掏出迷你放大镜,裂纹像条细小的蛇,从坯底爬到坯腹,边缘毛糙。“不是烧裂的,是釉料和瓷坯收缩率不匹配。你们的石灰石,是不是放多了?”

他愣了一下,转身蹲到木柜前,打开一只陶罐,捻起一点石灰石粉在掌心搓了搓:“祖辈传的配方,一直这么配。沈记窑坊烧了三代,以前从没出过这种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