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童晓晓心里给自己点了个赞,很好,第一步成功!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是慈幼堂的小朋友了!要遵守纪律!首先,我们排排坐!”

她指挥着圆儿和那两个妇人,把屋里几块长短不一的木板搭在破砖头上,勉强弄成了几条“长凳”。连哄带吓,加上“小手准备”口令的反复运用,总算把这群泥猴似的孩子按在了“凳子”上。

接着,她开始用那点可怜的私房钱,买来最粗糙的纸张,裁成小方块,教孩子们写最简单的“人、口、手”。没有彩笔,就用木炭条。没有玩具,就带着孩子们去捡小石子、剥光滑的树皮,教他们数数,玩抓石子的游戏。

她甚至还自创了一套“古早广播体操”——其实就是几个简单的伸展动作,配上她自己编的顺口溜:“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

孩子们觉得新奇,倒是学得嘻嘻哈哈。

3 古今事妈,天下归一

然而,轻松日子没过两天,麻烦就来了。

这天上午,童晓晓正带着孩子们复习“小手准备”口令,准备开始手指游戏活动,一个穿着绸缎褂子、满脸横肉的男人冲了进来,一把揪住其中一个最胖的男孩,嗓门洪亮:“狗蛋!谁让你坐这破板凳的?硌坏了屁股咋办?先生呢?你这先生怎么当的?”

童晓晓定睛一看,是街上卖猪肉的张屠户,狗蛋的爹。她赶紧上前,保持微笑:“张大哥,您别急,孩子们坐着挺好的,活动的时候才起来……”

“好什么好!”张屠户唾沫横飞,“我儿子昨天回去就说屁股疼!肯定是你这木板凳害的!俺交了束脩的,不是让俺儿子来遭罪的!你这女先生到底会不会带孩子?”

童晓晓心里翻了个白眼,面上依旧和风细雨:“张大哥,孩子活动量大,坐久了难免不适,我们会注意让他多活动……”

“活动?就学你这扭屁股?”张屠户一脸鄙夷,“女子无才便是德!好好的不教点正经的,唱唱跳跳,成何体统!”

童晓晓:“……” 大哥,你儿子才四岁,你想让他学什么正经的?杀猪吗?

好不容易用“明天就给狗蛋的凳子加个棉垫”以及“扭屁股有助于强身健体”等歪理把张屠户哄走,下午又来了位“重量级”家长——住在街尾,据说祖上出过秀才的赵寡妇。

赵寡妇拉着她七岁的女儿,上下打量着童晓晓,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童先生是吧?听闻你只教些认字、数数,还有那……不雅的动作?”

童晓晓微笑:“赵夫人,那是锻炼身体的体操。”

“女子当以贞静为主,”赵寡妇声音尖细,“针织女红才是正理!你既不教《女诫》,也不教刺绣,整日带着孩子们嬉闹,将来我女儿若学得浮躁了,你可担待得起?”

童晓晓深吸一口气,告诉自己要忍耐,这都是客户(家长):“夫人,孩子还小,应以培养兴趣、强健体魄为主……”

“小?我像她这么大时,都能绣出整幅的喜鹊登梅了!”赵寡妇不满地打断,“你若不会教,便趁早让位,莫要耽误了孩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