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尝试了一下新的写作风格,轻松搞笑幽默。                                                        第一章:人间烟火与冰冷现实

蜀都的夏天,闷得像个巨大的蒸笼。空气黏糊糊地贴在皮肤上,恨不得把人的精气神儿都给熬出来。建设路那家老旧的“胖子蹄花”店门口,王建国——外号“王老倌”——正叼着根快烧到过滤嘴的娇子烟,眯缝着眼,看着马路对面那家新开的、灯火通明的“未来科技体验馆”。

“龟儿子,搞些花里胡哨的玩意儿,骗瓜娃子的钱!”王老倌啐了一口,烟屁股精准地落进三米开外的簸箕里。他五十出头,头发地中海趋势明显,常年穿着一件洗得发白、印着“蜀都工具厂1998年度先进生产者”的蓝色工装,脚下是一双开了胶的塑料凉鞋。

他是这家“胖子蹄花”的老板兼首席炖蹄花师傅,也是这条街上公认的“技术宅”——虽然这个“宅”更多体现在他那个堆满了各种废旧电器和零部件的、堪比废品收购站的后院小作坊里。

“爸!你又乱扔烟头!说了多少次了,环卫阿姨辛苦得很!”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高中校服的姑娘端着个满是油污的铝盆走出来,眉头皱得能夹死苍蝇。这是王老倌的闺女,王思远,小名幺妹儿。长得水灵,成绩也好,是王老倌最大的骄傲,也是他最大的“债主”——眼看就要上大学了,那学费、生活费,像座小山似的压在他心头。

“晓得了晓得了,幺妹儿莫吵。”王老倌赶紧赔笑,顺手接过铝盆,里面是今晚要处理的蹄花,“老子这不是心里烦嘛。”

烦啥?烦钱呗。

这蹄花店,生意也就那样,饿不死,但也绝对撑不着。对面那家科技馆一开,嚯,好家伙,那些个小年轻,宁可花几十块钱进去摸几下那个啥子VR,也不愿意坐下来踏实啃个蹄花补补胶原蛋白。世风日下啊!王老倌心里哀叹。

更让他烦心的是,昨天房东又来催租了,暗示着明年可能要涨。还有,他那辆用来进货的三轮车,电机又犯毛病了,吭哧吭哧的,像得了肺痨的老牛,推去修车铺,人家师傅瞅了一眼就说:“王老倌,这玩意儿该退休了,换新的吧,修的钱够买半个新的了!”

“换新的?说得轻巧,吃根灯草!”王老倌当时心里就骂开了,“老子要有那闲钱,还用得着蹬这破三轮?”

这一切的根源,在王老倌看来,就是“技术”不行。不是他王老倌的技术,是那些批量生产的工业品的“技术”!偷工减料,设计缺陷, planned obsolescence (计划性淘汰)!他妈的,洋词儿他都会!就是故意不让你用长久!

想当年,他在蜀都工具厂,那也是技术骨干!车钳铣刨磨,哪样不是一把好手?厂里那台德国进口的数控机床坏了,请了外国专家来,鼓捣半个月没弄好,最后还是他王老倌,凭着经验听声音、摸震动,硬是找到了症结——一个轴承安装的微小公差问题!那时候多风光啊!唉,好汉不提当年勇,厂子垮了,人也散了,他那身本事,也就沦落到修修街坊邻居的洗衣机、电视机,偶尔给自家蹄花店改造一下鼓风机、节能灶。

“格老子的,要是老子能搞出点真正牛逼的‘黑科技’,还愁个锤子!”王老倌一边给蹄花拔毛,一边愤愤地想。当然,这也就是想想。他一个高中文凭的老工人,能干啥?那些高深的玩意儿,是人家科学院、大公司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