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播间已经疯了,张腾的咆哮通过对讲机隐约传出来:“切信号!快切掉!妈的!”
但已经晚了。直播画面在切掉前,定格在我那张平静却带着一丝嘲讽的脸上。
2
直播切信号后的混乱,堪称大型事故现场。张腾在导播间摔了耳机,破口大骂的声音隔着门都能听见。而我,被两个脸色铁青的工作人员“请”回了宿舍,美其名曰“冷静一下”。
我知道,这不过是暴风雨前虚伪的平静。但奇怪的是,我内心一片坦然,甚至有点想笑。捅马蜂窝的后果我很清楚,但当你手里握着的不是棍子,而是喷火器时,看马蜂乱飞也是一种别样的乐趣。
当然,这喷火器烧的是我的命。每次使用能力后那短暂的眩晕和虚弱感,像附骨之蛆,提醒我代价的沉重。我偷偷用手机自带的健康APP测了下心率,发现使用能力后会有短暂的、不规律的早搏。这“言灵仲裁”,真是个氪命的玩意儿。
果然,当晚,舆论炸了。我直播揭黑的一幕被网友录屏疯狂传播。#林舟 硬刚星途职场#、#智能学习灯 虚假宣传#、#张腾 滚出综艺圈#等话题轮流爬上热搜前位。节目组的官方声明苍白无力,试图把锅甩给我“个人理解偏差”和“破坏录制秩序”。
但网友不是傻子,尤其是苏晓趁热打铁,在她那个有几十万粉丝的专栏上发布了深度文章,扒出了张腾多年综艺制作中多次疑似数据造假、配合赞助商炒作的黑历史,并附上了详实的对比截图和业内人士匿名爆料。这篇文章成了压垮骆驼的又一捆稻草。
张腾显然急眼了。他开始疯狂公关,删帖、压热搜、洗地,但效果甚微。我知道,必须在他想出更阴损的招数之前,继续扩大战果,让他疲于奔命。
躲在宿舍里,我再次拿出了那个“言灵仲裁”的卡片,心情复杂。这玩意儿好用,但烧命。得精打细算,追求性价比。
我先写了一封针对录制棚灯光安全的投诉信。上次录制,我就注意到有灯架摇晃,线路老化。我查了安全规范,拍了照片,写了时间地点,引用《安全生产法》条款。投诉对象是节目组和场地管理方。点击保存,熟悉的眩晕感袭来,比上次轻微,大概消耗了……1小时寿命?看来影响范围小,代价也小。
第二天,消防部门突击检查录制棚,查出一堆安全隐患,责令停棚整顿。热搜又多一条:#星途职场 消防隐患#。
接着,我瞄准了节目的命根子——收视率。苏晓给我发来了一些内部数据,显示节目一直有注水嫌疑。我结合公开数据、第三方平台监测差异,写了封逻辑严谨的分析报告式投诉信,直指节目组涉嫌虚假刷量,欺骗广告商和观众。这次,下笔时感觉心脏揪了一下,眩晕时间稍长,估计消耗了6小时左右。这影响面大了,代价果然飙升。
没多久,就有知名数据分析师站出来质疑节目收视率,引来广电部门关注的风声。广告商们坐不住了,开始打电话质问节目组。
连续两波操作,节目组彻底陷入被动。其他选手看我的眼神都变了,从躲避变成了敬畏和好奇。甚至有几个之前排挤我的人,开始偷偷给我递小纸条示好。那个被力捧的“精英”海归队长,在一次擦肩而过时,极快地低声说了一句:“小心点,张腾快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