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的是疑问:“猫宝真的存在吗?”“有人见过猫宝吗?”下方回复寥寥,大多表示“听说过,没见过”,或者干脆是“骗人的吧”。
没有确凿的解释,没有清晰的图片,所有信息都包裹在一层神秘的迷雾里。
然而,正是这种模棱两可的信息,反而印证了它可能存在的黑暗价值——它不属于阳光下的世界,它只流传在特定的、相信“偏方”和“奇效”的阴影角落。
“舍不得绝育的钱……等着收‘猫宝’……”
论坛里那句漫不经心的话,与这些碎片信息融合在一起。
一个可怕的猜想在我脑中瞬间成型:李阿姨喂养这些流浪猫,甚至可能是在“培育”孕猫,是为了获取某种从它们身上得来的、在某个隐秘市场里可以换钱的东西!
那股恶心感更重了,但随之涌上的,是更为炽热的兴奋。
这不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热点吗?!
我猛地回头,视线落在墙角那个敞开的纸箱里。最上面,是一个二手淘来的微型摄像头。
我拿起那个冰冷的摄像头。
李阿姨, 你的故事,看来比我想象的还要值钱。
2
我从不打无准备之仗。
次日午后,一天中最慵懒也最无人注意的时刻。
我换上一身与灰色连帽衫,戴上口罩,将那个二手摄像头和一小卷强力双面胶塞进帆布包。外表看,我像个刚下课的学生,或者普通的租客。
我没有直接走向李阿姨的单元门,先在小区里“漫无目的”地转了一圈,熟悉环境是最好的伪装。目光却像探针,扫描着每一个细节,李阿姨家确认窗帘紧闭。
家里没人,时机成熟。
我闪身进入李阿姨所在的单元楼道。楼道里弥漫着老房子特有的潮湿气味,夹杂着若有若无的猫粮味。很安静,只有远处一户人家隐约传来的电视声。
我的目标明确:李阿姨家门楣上方,那个老旧的、盖着薄灰的电表箱。它位置绝佳,正对门口,视野开阔,本身又布满阴影和灰尘,是天然的隐蔽所。
电表箱侧面,有一个废弃的、装楼道灯时留下的插座。我事先用万用表测试过,有电。这就是为什么我选中这个二手摄像头——它供电要求低,且待机功耗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用酒精棉片快速擦净电表箱侧面一小块区域的灰尘,撕开双面胶,将摄像头牢牢粘上。动作平稳,没有一丝犹豫。接着,将细小的电源线巧妙地顺着电表箱的缝隙引上去,插进那个插座。
整个过程不超过三分钟。
我拿出手机,打开监控APP。屏幕亮起,实时画面传来——一个略微俯视的视角,将李阿姨家门口那片区域尽收眼底,光线虽然昏暗,但辨识人影和大致动作绰绰有余。
我仔细检查了设置:
循环录制:开启。
覆盖周期:48小时。
移动侦测:开启,灵敏度调至中等,避免因光影变化频繁触发。
云端备份:关闭,一切数据只存在本地内存卡,绝不能留下网络痕迹。
完美。
我用带来的旧抹布仔细擦掉电表箱上可能留下的指纹。整个过程,我的呼吸甚至没有变得急促。这对我来说不是犯罪,而是取材的必要手段。
回到自己的房间,拉上窗帘。电脑旁,手机屏幕分割成两半:一半是空白的文档,标题暂定为《“爱心”背后的猫宝交易》;另一半,就是那个静止的、昏暗的楼道监控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