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的日常喧嚣依旧,但在我耳中已自动过滤。我的全部感官,都聚焦在那方小小的屏幕上。
夜晚如期而至。监控画面里,邻居们下班、回家、出门倒垃圾……生活琐碎,无人抬头看向那个隐藏在阴影中的“眼睛”。李阿姨家的门开了几次,都是正常的日常进出。
时间缓慢流淌,像粘稠的糖浆。我冲了杯浓咖啡,苦涩的液体灼烧着胃。
凌晨三点十二分。
画面终于有了我期待中的“异常”。
李阿姨家的门,悄无声息地开了。她探出身,左右张望了一下,楼道里空无一人。她身上还是那件深色棉袄,手里没拿猫粮盆,而是拿着一个看起来更柔软的东西,像是一块旧毛巾。她快步走向楼梯间,身影消失在监控边缘。
我的心跳,第一次为这个画面加快了节奏。她要去哪里?
十八分钟后,03:30。
她的身影再次出现。这一次,她怀里抱着东西——正是那只我见过的、腹部明显隆起的玳瑁猫“花花”。猫似乎很温顺,也可能是习惯了,在她臂弯里一动不动。李阿姨用那块旧毛巾小心地垫着,动作轻柔得像抱着一个婴儿。她迅速开门,闪身进屋,门被轻轻关上。
楼道恢复死寂。
我靠在椅背上,长长地吐出一口气。屏幕上定格的,是空无一人的楼道。但我的内心却翻涌着巨大的波澜。
深夜抱回孕猫。这个行为,在“猫宝”这个可怕猜想的映衬下,充满了令人不寒而栗的暗示。
我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我知道,方向绝对没错。李阿姨的深夜行动,与那神秘的“猫宝”之间,一定存在着黑色的链接。
我将视频片段存档,标注为“夜间观察 - 孕猫入室”。
现在,我需要更多的耐心,等待那条黑色的链条,自己露出破绽。
3
通过门上贴的告示,我扫码加入了名为“幸福家园第八网格9栋”的业主群。群成员有五十来号人,头像五花八门,从风景照到宝宝笑脸,再到中年人的莲花座台,应有尽有。
群里的信息滚动得不算快,但主题高度集中。上午的话题围绕着三楼东边户把鞋柜摆在公共楼道里的问题展开,唇枪舌剑,好不热闹。到了中午,战火稍歇,取而代之的是各种通知,从便民服务集市活动到老年人免费体检。
我的目标很明确,没费什么功夫,就找到了李阿姨的微信,头像是她抱着一只橘猫的自拍,笑容淳朴,眼角堆叠着皱纹。
我点开她的朋友圈,内容不多,一部分是转发的各种“养生秘诀”和“菩萨保佑”的图片,另外一部分是各种领养寄养的广告,配文简单:“有需要寄养的可以找他,非常靠谱。”“还有两天,9月筹粮就结束了,请大家帮帮忙。”
一个典型的热心、或许还有点迷信的独居老人形象。完美。
我点开她的微信头像,发送了好友申请。
在验证信息里,我写道:“李阿姨您好,我是新搬来的邻居,就住您隔壁单元。昨天您还给我指路来着。”
申请几乎秒过。
我手指飞快地敲字:“李阿姨,您好。现在像您这么有爱心的人不多了。我平时也喜欢小动物,就是想跟您取取经。您方便不。”我要快速接触到她,才能获得更有效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