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1.

我这辈子最后悔的事,就是没早点接我爸来跟我一起住。现在说这些都晚了,人已经没了,就剩下一套老房子,和满屋子的回忆, mostly 是我不愿意面对的那种。

这房子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格局老旧,采光不好,大白天屋里也阴沉沉的。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老年人家里特有的味道,混合着灰尘、药味和一种难以言喻的、时间停滞的气息。我是陈默,一个三十多岁,在城市另一头勉强立足的普通上班族。处理完父亲陈国栋的丧事,我不得不请了年假,回来整理他的遗物。

心里堵得慌。一方面是丧父之痛,虽然我们父子关系这些年有些疏远;另一方面,是这房子带来的压抑感。每一个角落似乎都在提醒我,父亲最后的日子,就是在这里独自一人,慢慢熬干的。

整理工作进展得很慢。我先是把厨房和客厅里过期的食品、没用的杂物清理掉,光是这就花了大半天。下午,我推开了父亲卧室的门。这间房比客厅更暗,窗帘紧闭着,床铺有些凌乱,仿佛他只是暂时起身去了趟洗手间。床头柜上放着一个旧相框,里面是我大学时的毕业照,照片上的我笑得没心没肺。看着这张照片,我心里那股愧疚感更重了。

我开始清理床头柜的抽屉。里面大多是些零碎物品,老花镜、用了半瓶的风油精、几板过了期的药片。就在我以为没什么特别的时候,我在抽屉最深处摸到一个硬壳的本子。

拿出来一看,是一本深蓝色封面的笔记本,封皮已经磨损得厉害,边角都起了毛。我隐约记得,父亲晚年确实有写写画画的习惯,但我从没在意过。我拍了拍上面的灰尘,随手翻开。

里面的字迹是父亲的,一开始还算工整,记录着一些日常琐事,买了什么菜,天气如何,身体哪里不舒服。我快速翻阅着,直到某一页,我的手指停了下来。

那一页的日期是三个月前,上面只有一行字,字迹显得有些急促:“好像有声音,从墙里面。”

我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地抬头看了看四周的墙壁。老房子的墙很厚实,刷着白色的涂料,因为年代久远,有些地方已经泛黄,出现了细小的裂纹。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我摇摇头,估计是父亲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产生了幻听。老年人嘛,总免不了有些这样那样的问题。

我继续往下翻。然而,从那天之后,日记的内容开始变了。

“又响了,像是指甲在划。” “不是老鼠,老鼠没这么大动静。” “它在动。” “它在墙里看着我。” “它又来了。” ……

“它在墙里看着我”。

这句话,像鬼魅一样,在后续的日记里反复出现,频率越来越高。字迹也越来越潦草,有时甚至带着一种疯狂的力道,把纸张都划破了。最近的记录,就在他去世前一周,满页都用力地写满了这句话,密密麻麻,看得我头皮一阵发麻。

合上日记本,我的手心有点冒汗。房间里安静得可怕,只有我自己的呼吸声。之前那种淡淡的愧疚和伤感,此刻被一种莫名的不安取代。父亲他……最后这段时间,精神是不是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说,这老房子真的有什么不对劲?

我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我是个受过现代教育的人,相信科学。这很可能就是独居老人常见的心理问题,孤独产生的幻觉。对,一定是这样。我试图用这个理由说服自己,但心底那丝寒意却挥之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