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这种扎根于泥土的成就感,是任何融资额或估值数字都无法替代的。我们仿佛一个技艺精湛的手工匠人,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一点点修补着真实世界的细微之处。

第十一章 旧友新途

就在“灯塔计划”稳步推进时,母亲再次打来电话。她的语气轻松了许多:“小默,基金会的评审结果出来了,王斌的那个社区废品回收智能化项目,评分很高,符合资助标准。”

我沉默了一下,说:“那就按流程办吧。”

“他……他想见你一面,当面道谢。我说了不用,但他很坚持,说有些话必须亲口对你说。”

该来的总会来。我同意了,约在公司楼下的咖啡馆。

再见王斌,我几乎没能立刻认出他。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如今被生活磨砺得憔悴而沧桑,眼神里带着局促和不安。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旧夹克,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陈默……哦不,陈总。”他站起身,手脚都有些不知道该往哪里放。

“坐吧,王斌,还是叫我名字。”我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和。

咖啡上来后,是长久的沉默。最终,他深吸一口气,像是用尽了全身力气,开口说道:“陈默,对不起。”

我没有接话,只是看着他。

“当年……当年的事,是我鬼迷心窍。张恒找到我,承诺给我一笔钱,还能帮我解决工作……我那时刚失业,我老婆……前妻,又刚查出怀孕,我……我没办法……”他的声音哽咽,双手用力地握着咖啡杯,指节发白。

“我知道,一句对不起太轻了。我毁了我们一辈子的交情,也差点毁了你。这些年,我没有一天不在后悔……”他抬起头,眼圈泛红,“我没想到,你还会帮我。基金会的人很专业,没有因为我的过去而歧视,完全是根据项目本身评判的。谢谢你,还愿意给我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我看着眼前这个被愧疚和磨难压弯了腰的老友,前世那种被背叛的尖锐刺痛,奇异地缓和了许多。时间和我此刻的处境,给了我一种新的视角。我依然无法轻易说出“原谅”,但我理解了人在绝境下的脆弱。

“王斌,”我开口,声音平静,“我帮你,不是因为我们是老同学,甚至也不是因为我原谅了你。而是基金会的评审委员会认为,你的项目有价值——它确实能提高废品回收效率,能让几个下岗的工人兄弟有份稳定的收入。是这件事本身,值得被支持。”

他愣了一下,随即重重地点头:“我明白,我明白!”

“所以,你不用感谢我。你要做的,就是把项目做好,对得起这份资助,对得起跟你干活的那些人。”我顿了顿,补充道,“人生的路还长,跌倒一次不可怕,重要的是,还能不能站起来,往前走。”

他看着我,眼泪终于掉了下来,但他很快用力擦去,眼神里重新焕发出一种近乎决绝的光:“我会的!陈默,我一定做出个样子来,绝不给你……不给基金会丢脸!”

离开咖啡馆时,夕阳正好。我知道,我和王斌的关系,再也回不到纯粹的过去。但或许,我们可以走向一个不同的,基于新的责任和承诺的未来。这对我来说,也是一种释然。

第十二章 无声的较量与意外的援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