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声音颤抖起来,拳头紧握:“臣读信时,心如刀绞。臣在边疆浴血奋战,守护的是什么?不就是想让家乡父老,让大胤的百姓,能安居乐业吗?如今,臣的女儿若能化解此劫,救万民于水火,臣……有何理由不愿?区区骨肉分离之痛,与天下苍生之苦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一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赵珩深受震动,他上前紧紧握住萧山的手,动容道:“爱卿深明大义,朕……代天下百姓,谢过爱卿!爱卿放心,静月就是朕的亲女儿,朕必珍之爱之,绝不让她受半分委屈!待她长大,朕会告诉她,她有一位何等英雄的父亲!”
萧山双膝跪地,行了大礼,声音沙哑:“臣,谢陛下隆恩!只愿……只愿她真能如陛下所言,福泽苍生。”
就在此时,内室传来一声响亮的婴儿啼哭。稳婆抱着一个襁褓出来,喜气洋洋地道贺:“恭喜将军!夫人诞下一位千金!”
萧山亲手接过女儿,那女婴不似寻常新生儿那般皱巴巴,反而肌肤白皙,眉眼精致,尤其是一双眼睛,清澈明亮,仿佛已能视物,安静地看着自己的父亲,又好奇地转向一旁的皇帝。她周身似乎还萦绕着淡淡的、若有似无的清灵之气。
萧山凝视着女儿片刻,眼中满是不舍与痛楚,最终,他还是毅然决然地将女婴,轻轻交到了皇帝赵珩的手中。那一刻,这位在沙场上刀剑加身亦不皱眉的铁血将军,眼角终于滑下了一行热泪。
赵珩接过这轻飘飘却又重逾千斤的女婴,心中百感交集。他当即下旨:“册封萧山为镇国大将军,总督京畿兵马,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
“臣,领旨谢恩。”萧山再次跪拜,声音低沉。然而,在低头的那一刻,一股难以言喻的酸楚和不适感涌上心头——这用女儿换来的荣耀,像一根刺,扎进了他的心里。
皇帝抱着女婴,如同捧着稀世珍宝,匆匆返回皇宫。
未央宫内,产后虚弱的柳皇后正看着身边安睡的皇子,忧心忡忡。见皇帝抱着一个女婴进来,又听闻了萧山的深明大义,她心中一块大石落地,母性的柔情瞬间泛滥。她小心翼翼地将女婴接过来,搂在怀中,看着那玉雪可爱的小脸,一股天然的亲近感油然而生。
“真好,泽儿有妹妹了。”她温柔地笑着,眼中含着泪光。
皇帝当即下令,封锁所有消息,未央宫所有宫人、太医、稳婆,皆重赏,并严令:皇后娘娘诞下的是龙凤双生子,皇子为长,公主为次。若有半句闲言碎语传出,立诛九族!
宫人们战战兢兢又欣喜万分地领命,整个未央宫很快沉浸在“龙凤呈祥”的巨大喜悦之中。
翌日,宗人府呈上拟好的名讳。皇帝朱笔圈定,皇子赐名“君泽”,取“君子惠泽万民”之意;公主赐名“静月”,愿她如静谧月色,温柔祥和。
册封圣旨旋即颁行天下,宣告皇后喜得龙凤胎,大赦天下,普天同庆。说来也奇,自圣旨颁布之日起,西南方向竟真的降下了甘霖,缓解了旱情;西北的暴雨也渐渐停歇,洪水开始退去。灾异平息,万物复苏,大胤王朝仿佛真的迎来了新的气运,一步步走向了史书所称的“胤朝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