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祥瑞
仿佛是为了印证胡可的预言,就在柳皇后即将临盆,皇帝赵珩正为那“祥云缭绕之处”愁眉不展之际,未央宫外忽然传来一阵喧哗。
“大家快来看呀!那是什么?好生漂亮!”有宫人指着东方天际惊呼。
赵珩心中一动,疾步走出殿外。只见皇宫东面,靠近城墙的方向,夜空被一片柔和的五彩光华所笼罩。那光芒并非霞光,而是凝聚成团的祥云,云气氤氲,呈现出瑰丽的紫、金、粉、蓝、青五色,流转不息,最终团簇成一朵巨大的、从未在人世间出现过的仙花模样。那花姿曼妙,花瓣层叠,散发着纯净而祥和的气息,美丽得不似凡尘之物,引得京城百姓纷纷涌上街头,仰望惊叹。
“祥瑞!果然是祥瑞!”赵珩激动得双手微颤,不再有丝毫怀疑,立刻下令,“御前侍卫统领听令!速带精锐,前往祥云笼罩之处,查探是何人家有新生儿降世,立刻来报!”
不过一炷香的功夫,侍卫便带回消息:祥云正笼罩在镇远将军萧山的府邸上空。同时,宫内也传来喜讯——皇后娘娘顺利诞下一位皇子!
双喜临门,赵珩却心知肚明,这“双喜”背后是怎样的天机运作。他听闻是萧山府上,眉头不禁微蹙。萧山,戍边大将,军功赫赫,性格刚直暴烈,是出了名的“倔驴”。强行索要他的女儿,只怕……
略一思忖,皇帝决定亲自登门。这不仅是为了显示诚意,更是对那位“福星”的极大尊重。
皇帝銮驾亲临,萧府上下震动。当赵珩踏入萧府时,更觉惊异。府内仿佛被一层无形的灵气笼罩,空气清新沁人心脾,那五彩祥云在近处看更是流光溢彩,美不胜收。他心中暗叹:“此女到底是何方神圣转世,竟有如此异象?”
萧山虽已年过四旬,因长年戍边,面容黝黑,刻满了风霜的痕迹,但眼神依旧锐利如鹰。他疾步出迎,将皇帝请入正厅,语气恭敬却带着武人的直接:“陛下亲临,臣惶恐。不知陛下有何要事,只需传召臣入宫即可,何劳圣驾亲至?”
赵珩指了指窗外的祥云,开门见山:“萧爱卿,朕今日前来,是为令爱而来。”他将胡可所言的天象、灾异、皇子命格以及破解之法,毫无保留地告知了萧山,最后郑重道,“令爱乃谪仙临世,福星降凡,关系我大胤国运。朕恳请爱卿,将此女交予朕与皇后抚养,朕会对外宣称皇后诞下龙凤胎,册封她为静月公主,视若亲生,给她这世上最尊贵的宠爱与富贵。”
他本以为萧山会勃然变色,至少也会犹豫推拒。毕竟,萧山戍边二十载,与夫人聚少离多,直至去年方调回京任职,这才老来得子,珍视异常。且他性情刚烈,最恶权贵以势压人。
然而,萧山听完,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他望向窗外那片为女儿而生的祥云,虎目之中,竟隐隐有泪光闪烁。半晌,他转过身,对着皇帝,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哽咽:
“陛下……臣,答应。”
这次轮到赵珩愣住了。
萧山深吸一口气,继续道,语气沉痛而坚定:“不瞒陛下,臣的祖籍,便是如今正遭大旱的西南姑苏城。前日,臣才收到老家族人来信,信中言道……自元月至仲夏,滴雨未坠。七州四十余县,田畴皆皴若耄耋之肤。河道干涸,井泉枯竭。灾民流徙者逾十万户,鬻子价贱不及斗粟。更可怕的是,疫病随饥馑而起,每日饿死病死者数以百计,黄土蔽尸而葬,已无需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