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他第一次感受到了曾牛所说的“智慧的新维度”。他能在脑海里构建复杂的三维模型,模拟芯片与大脑的互动过程;能快速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从量子物理到分子生物学,仿佛所有的知识都变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他开始撰写论文,把自己的实验成果整理出来,投稿给世界顶级的科学期刊。当编辑回信说“这是一项足以改变人类历史的发现”时,他正坐在曾牛的书桌前,窗外的阳光洒在族谱上,那行“一代代人,承古拓今”的字迹,在阳光下格外清晰。

2150年的春天,“人类与AI共生技术”正式通过了国际伦理委员会的审核,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临床试验。第一批接受手术的,有科学家、艺术家、医生,甚至还有普通的学生。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像曾飞一样,感受到了智慧的飞跃——科学家能更快地攻克科研难题,艺术家能创作出更富想象力的作品,医生能更准确地诊断疾病,学生能更轻松地掌握知识。

曾飞受邀参加了在联合国总部举行的发布会。当他站在讲台上,展示这项技术的成果时,台下坐着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政治家和记者。他拿出那本泛黄的族谱,告诉所有人:“这项技术的背后,是一位科学家五十年的坚守,是一个家族三代人的传承。从曾牛先生提出假说,到今天技术的实现,我们用了一百年的时间。这一百年里,有失败,有质疑,有痛苦,但我们从未放弃,因为我们相信,科学的薪火,只要有人传承,就永远不会熄灭。”

发布会结束后,一位来自非洲的年轻科学家走到他面前,手里拿着一本厚厚的笔记,说:“我想跟着你做研究,我也想成为薪火的传递者。”曾飞看着他眼里的光芒,想起了当年的曾牛,想起了祖父曾鹤,想起了自己在书房里读到那些笔记时的心情。他点了点头,把曾牛的一本笔记递给了他,说:“这是开始,也是新的传承。”

那天晚上,曾飞回到了老宅。书房里的壁炉依然在燃烧,曾牛的笔记整齐地摆放在书架上,族谱放在最显眼的位置。他翻开族谱,在曾牛的名字下面,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在旁边画了一条新的河流,与曾牛当年画的那条交汇在一起,一直流向远方。窗外的月光温柔,他仿佛看到曾牛站在壁炉旁,微笑着看着他,眼神里满是欣慰。

他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曾牛的梦想实现了,但人类与AI共生的道路还有很长,还有更多的难题需要攻克,更多的挑战需要面对。但他不害怕,因为他知道,会有更多的人接过薪火,沿着这条道路一直走下去,就像曾牛说的那样,一代代人,承古拓今,让思想在祖祖辈辈中传承,沿着生命的道路,一直前进。

壁炉里的火焰噼啪作响,把族谱上的字迹照得温暖而明亮。曾飞闭上眼睛,脑海里的芯片与大脑和谐地运转着,无数的知识与思想在他的脑海里流淌,像一条奔腾的河流,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人类与AI,也连接着每一个为了梦想而坚守的灵魂。他知道,只要薪火不灭,人类的智慧就会永远向前,永无止境。

这年深秋,曾飞收到了一封来自亚马逊雨林深处的邮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