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不知天高地厚,等着看笑话吧!”
承恩侯府更是成了全城的笑柄。李氏称病不出,赵珏也告假避嫌,暗地里却恨得几乎咬碎银牙,只盼着沈清梧入宫碰得头破血流,届时跪着回来求他。
外界的风言风语,沈清梧充耳不闻。
她安静地待在闺中,仿佛那日掀起惊涛骇浪的不是她。沈尚书和夫人虽忧心忡忡,但见女儿神色平静,眼神坚定,知她并非一时冲动,加之对侯府的算计亦感愤怒,最终选择了支持。
一切,都如沈清梧前世记忆那般运转。不久,宫中传出旨意,为充盈后宫,延绵皇嗣,择期选阅官宦适龄女子。
凭借尚书府嫡女的身份和无可挑剔的仪容风姿,沈清梧的名字毫无悬念地列在了秀女名册之首。
选秀那日,储秀宫内香风阵阵,环佩叮当。数十位妙龄少女,身着统一的浅碧色宫装,鸦雀无声地垂首而立,如同春日里一片待采的嫩叶。
沈清梧站在队列中前端,姿态恭谨,眼神却平静地掠过御座之上那抹明黄色的身影——永昌帝,年近四旬,面容威严,眼神深邃,带着帝王特有的审视与距离感。他的身旁,坐着雍容华贵的皇后和几位高阶妃嫔,目光如同探照灯般在秀女们身上扫过。
前世,她因心系赵珏,在选秀时刻意藏拙,低眉顺眼,生怕被选上。今生,她无需刻意表现,只需挺直脊背,将那份融入骨血的高贵与从容自然流露。
当内监唱喏到她的名字时,她缓步上前,盈盈下拜,动作行云流水,仪态万方,声音清越如玉:“臣女沈清梧,恭请皇上、皇后娘娘万福金安。”
一瞬间,几乎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无他,这位沈家千金近日的风头实在太盛,大家都想看看,究竟是何等人物,敢放出那样的豪言。
皇帝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皇后例行公事般问了几句家世、读过什么书,沈清梧对答得体,既不卖弄,也不怯懦。
“抬起头来。”皇帝的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
沈清梧依言抬头,目光恭顺地垂下,并未直视天颜,但那张明艳不可方物、却又透着与年龄不符的沉静气度的脸,已足够让人印象深刻。
皇帝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欣赏,未再多言,只挥了挥手。内监会意,高唱:“留牌子,赐香囊!”
尘埃落定。沈清梧叩谢隆恩,平静退下,仿佛这只是理所当然的结果。她能感受到身后传来各种复杂的目光,有羡慕,有嫉妒,也有如释重负——少了她这样一个强劲的对手,其他人机会似乎大了些。
最终,一同入选的还有七八位秀女,其中包括吏部侍郎之女周宝林,娇俏可人;武将世家出身的孙宝林,眉宇间带着一股英气;还有一位沉默寡言、家世不显的吴采女。
新秀入宫,依照惯例皆被封了最低的位份(如宝林、采女),分散居住在各宫偏殿。沈清梧被分配到了钟粹宫的一处僻静院落,主位是位份不高、性情也颇为淡薄的张才人。
这正合沈清梧之意。她需要时间和空间来熟悉环境,布局谋划,而非一开始就卷入激烈的争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