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末班车上的异常
23 点 38 分,便利店的卷帘门在我身后发出 “咔嗒” 一声闷响,像是把整座城市的热闹都关在了里面。深秋的晚风裹着碎冰碴子往衣领里钻,我紧了紧洗得发白的牛仔外套,快步跑到公交站台下 —— 那盏孤零零的路灯接触不良,忽明忽暗的光把我的影子拉得老长,像条贴在地面上的灰黑色绷带。
等车的只有我一个人。站台广告栏上的海报卷着边,印着早已下映的电影,风吹过时发出 “哗啦哗啦” 的声响,在空旷的马路上显得格外刺耳。我掏出手机看了眼时间,信号格只有一格,屏幕顶端跳出 “低电量模式” 的提示 —— 这就是住在郊区的代价,便宜的房租要靠通勤时间和信号来换,尤其是每天这班 23 点 45 分发车的末班车,像是城市留给郊区居民的最后一点施舍。
“吱呀 ——”
公交车的刹车声划破夜空时,我几乎是条件反射地抬起头。橙黄色的车灯在黑暗中划出两道光柱,车身上 “302 路” 的字样蒙着层灰,看起来和这条郊区老路一样疲惫。我抬脚上车,投币时金属碰撞的声音在空荡的车厢里格外清晰。
“师傅,还有座吧?” 我随口问了句。
驾驶座上的司机没回头,只是从后视镜里瞥了我一眼。他看起来五十岁左右,头发里掺着不少白丝,握着方向盘的手骨节分明,指缝里夹着根没点燃的烟。“后面随便坐,今晚人少。” 他的声音像砂纸磨过木头,带着点沙哑。
我顺着过道往后走,才发现车厢里其实还有三个人。前排靠窗的位置坐着个戴口罩的女人,黑色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只露出双眼睛,正盯着手机屏幕,手指飞快地滑动着;中间座位上是个二十出头的青年,耳机线绕在脖子上,头埋在手机里,手指在屏幕上敲个不停,时不时发出 “啧” 的声响;最后排靠窗的位置,则坐着个裹着深灰色大衣的老人,大衣的帽子压得很低,看不清脸,只能看到他双手交叠放在腿上,一动不动,像是睡着了。
我选了个靠后的空位坐下,刚把背包放在旁边的座位上,公交车就缓缓开动了。引擎的轰鸣声、车轮碾过路面的 “沙沙” 声,还有青年手机里偶尔漏出来的游戏音效,构成了车厢里的背景音。我靠在椅背上,盯着窗外飞速倒退的树影,困意渐渐涌了上来 —— 便利店的夜班熬得人骨头都疼,只想赶紧回到出租屋,往床上一躺。
不知过了多久,公交车突然减速,报站器里传出机械的女声:“梧桐巷到了,下车的乘客请带好随身物品。”
我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窗外一片漆黑,只有路边几盏路灯亮着,灯光下能看到 “梧桐巷” 的路牌歪歪斜斜地插在土里,旁边是一片荒废的农田,地里的野草长得比人还高。没有人下车,也没有人上车,公交车停了几秒就重新启动。
就在这时,车厢里突然安静下来。
青年的游戏音效不知什么时候停了,他像是也困了,头靠在椅背上,闭着眼;戴口罩的女人停下了滑动手机的手指,目光落在窗外,不知道在看什么;后排的老人依旧一动不动,像是雕塑。就连引擎声和车轮声都仿佛被压低了,空气里只剩下一种奇怪的安静,安静得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