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媒体上,关于林薇和她“天穹”系统的报道铺天盖地,将她塑造成科技女神,创业偶像。而我和我的“烛龙”,则鲜少曝光,偶尔被提及,也多是些“前景不明”、“面临强大竞争压力”的论调。

李哲偶尔会打电话来,语气依旧是那种令人讨厌的“关心”:“听说你最近很拼?注意身体。林薇那边的势头很猛,几家大机构都明确表示了投资意向。”

“是吗?”我一边接着电话,手指一边在平板电脑上快速滑动,审阅着最新一批的传感器测试报告,“那恭喜她了。”

“唐蕊,”李哲顿了一下,“如果……我是说如果,需要帮忙的话……”

“不需要。”我打断他,语气干脆,“李哲,管好你自己就行。”

挂断电话,我走到实验室那面巨大的单向玻璃窗前,看着里面团队成员忙碌的身影。窗外是城市的黄昏,夕阳将云层染成一片壮丽的血红。

风暴正在积聚。而我,是那个站在风眼里的人。

4

引爆风暴的契机,来得比预期更快。

一家颇具影响力的科技媒体突然发布了一篇深度调查报告,矛头直指林薇公司的“天穹”系统核心数据库存在严重的安全漏洞。报告详细列举了漏洞证据,指出其可能导致大规模用户隐私数据泄露,甚至被用于非法操控金融市场的可能性。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篇报道像一颗精准投掷的炸弹,瞬间在资本市场和舆论场炸开。紧接着,更致命的打击接踵而至。

先是两家原本敲定了投资意向的顶级风投,几乎在同一时间宣布暂停与林薇公司的融资谈判,理由是“需要重新进行更严格的技术尽职调查”。

然后,网络上开始大规模流传一系列内部文件截图和邮件记录。这些资料清晰地显示,“天穹”系统在早期研发过程中,存在大量抄袭、剽窃他人知识产权,甚至伪造实验数据的行为。而其中最关键的几份证据,直指当年“晨曦计划”的核心技术归属问题,暗示林薇团队采用了极其不光彩的手段进行了巧取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