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他指的是拍卖会上的竞价。我走到酒柜旁,给自己倒了杯清水,没有看他:“你觉得我是在赌气?”
“难道不是?”李哲站起身,走到我身后,距离近得能闻到他身上须后水的淡香,和他语气里那份若有似无的压迫感,“林薇不是那么简单,唐蕊,别玩火。”
我转过身,与他面对面,隔着极近的距离,能看清他眼底映着的我的影子:“玩火?李哲,你是不是忘了,‘晨曦计划’最初是我的创意!是她,是你那位红颜知己,用不光彩的手段抢了过去!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不过是拿回属于我的东西!”
我的声音不高,却带着压抑不住的颤抖。那不是委屈,是愤怒。
李哲的眉头皱得更紧,他沉默地看着我,片刻后,才缓缓道:“商场上,成王败寇。手段不重要,结果才重要。”
“说得真好。”我嗤笑一声,退开一步,拉开彼此的距离,“所以,我现在也在用我的‘手段’,追求我想要‘结果’。有什么问题吗?”
他深深地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难辨,最终只化作一句:“随你吧。别到时候无法收场。”
他转身离开,公寓门合上的声音轻响,却像一块冰,砸在空旷的房间里。
无法收场?我走到窗边,看着楼下川流不息的车灯汇成光的河流。这场戏,早就无法收场了。
我拿出加密的手机,拨通了一个号码。
“喂,”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冷静的男声,“唐小姐。”
“开始吧。”我看着玻璃上自己模糊的倒影,声音平静无波,“‘清道夫’计划,第一阶段启动。”
3
接下来的日子,表面风平浪静,暗地里波涛汹涌。
我几乎住在了公司技术部的核心实验室里。空气中弥漫着仪器散热的味道、咖啡的焦苦味,以及一种无形的、绷紧到极致的压力。巨大的显示屏上,密密麻麻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不断刷新,错综复杂的电路图和算法模型铺满了整个墙面。
“唐总,这里,神经网络的响应延迟还是高于预期阈值0.3毫秒。”首席技术官张磊指着屏幕上一段标红的数据,眼下一片青黑,声音沙哑。
我俯身过去,盯着那不断跳动的数字,大脑飞速运转:“切换备用协议,用我们昨晚测试的第七套动态优化方案,绕过传统校验,直接走底层指令集。另外,把冷却系统负载再提升五个百分点。”
张磊愣了一下,随即眼中爆发出亮光:“绕过校验?这……风险很大,但理论上……或许可行!我马上试!”
团队成员们像上了发条的陀螺,在我的指令下高效运转。他们看着我,眼神里带着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近乎狂热的信任。这两个月,我带领他们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技术壁垒,解决的每一个难题,都像是从悬崖边硬生生抢回来的一样。他们不知道“清道夫”计划的全貌,只知道我们正在创造的是一个足以颠覆行业的奇迹——代号“烛龙”的新一代人工智能交互系统。
“烛龙”,取“烛九阴,视为昼,瞑为夜”之意,我们要做的,就是睁开眼,为这个行业带来新的白昼。而林薇那边,依托于从“晨曦计划”基础上改良的“天穹”系统,正春风得意,频繁接触各路资本,为即将到来的B轮融资造势,估值一路水涨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