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滚泾水东逝,浪花淘尽奸雄。青山依旧雾朦胧,几度夕阳红黑。
白发渔樵江渚,笑谈妖事成空。古今多少贪嗔事,都付因果轮回中。
第一回 长安遣差赴凉都 暗流初涌藏奸佞
武周长安二年的春天来得特别迟,已是二月时节,长安城内的柳枝才刚吐出些许嫩绿,在料峭春寒中瑟瑟发抖。这一日,奉旨钦差李直接了则天圣后的紧急旨意,命其速往黔地六盘水督办河工物料清点事宜。
这道旨意来得蹊跷,李直跪接圣旨时,心中已然泛起疑虑。六盘水地处西南边陲,山高林密,素有"瘴疠之地"的恶名,为何圣后突然对此地河工如此重视?更奇怪的是,旨意中特意强调"物料清点"四字,似乎另有所指。
回到府中,李直命书童收拾行装,自己则策马前往恩师狄仁杰府上辞行。狄公近日染恙,闭门谢客,但听闻弟子到来,还是在书房接待了他。
"学生奉旨前往六盘水,特来向恩师辞行。"李直恭敬行礼。
狄公捻须沉吟,窗外斑驳的竹影映在他清癯的面容上。良久,他提笔在宣纸上写下"明察秋毫"四字,墨迹苍劲有力。
"六盘水地势特殊,民情复杂。"狄公的声音带着几分虚弱,"此去既要秉公执法,也要懂得随机应变。记住,有些事,眼见未必为实。"
李直小心翼翼收好墨宝,心中疑云更浓。辞别恩师后,他立即派人打探消息,果然得知宫里早已遣了三拨人先行:工部工匠吴二彪子、宫女韩狸棒,以及宫内采办上官表儿。
这三人的背景颇为耐人寻味。那吴二彪子祖籍吴地,本是个读书人,写得一手好字,却因刚愎自用、贪图小利,在工部任职时屡次犯错。最严重的一次,他负责督造的官仓因偷工减料而坍塌,压死三名役夫。本该问斩,却不知走了谁的门路,最终只是被贬为工匠。
韩狸棒的身世更为坎坷。她本是辽东猎户之女,当年高宗李治征讨高句丽时被掳至长安。因相貌丑陋,脸上有一大块青斑,无人愿纳为妾,最后被卖入平康坊一家下等青楼。在那里,她因容貌受损接不到客,常被老鸨毒打。后来青楼老鸨觉得留着也是赔钱货,便将她又转卖给上官表二家为奴。随主入宫后,她养就了一副刁钻性子,看谁都不顺眼,总觉得人人都瞧不起她。
最值得玩味的是上官表儿。此人表面上只是个宫内采办,实则与太监长孙菟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说起长孙菟子,其家世更是耐人寻味。他的祖上乃是东汉末年十常侍之一的干儿子,在十常侍覆灭时,其一支后人隐姓埋名逃过一劫,改姓为昌。长孙菟子入宫前已在宫外留有子嗣,这些隐情朝中知者甚少。
临行前夜,李直独自在书房对灯沉思。案上摊开着六盘水的地图,那里山峦叠嶂,河道纵横,是个易守难攻之地。他想起日前有言官弹劾长孙菟子贪墨宫帑,却被圣后压了下来。如今看来,这趟差事恐怕暗藏玄机。
次日清晨,李直带着随从离了长安城。方行至灞桥,便有心腹策马追来,递上一封密信。李直令车队稍歇,独自在车中展信细看。信纸上的字迹潦草,显是仓促写成:"菟子传书表儿:李钦差到了,尔等须避之,勿与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