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李直将字条在烛火上焚了,望着窗外苍茫山色,心中已然明了:这六盘水之行,恐怕不比寻常河工督办简单。长孙菟子如此警惕,想必其中必有蹊跷。

半月颠簸,车马终于抵达六盘水地界。但见群山耸峙,雾气缭绕,与长安的繁华景象大不相同。时值雨季,山路泥泞难行,车队不得不放缓速度。远处山腰间,隐约可见一座驿馆,青瓦白墙,在缭绕的雾气中若隐若现,倒有几分雅致。

李直刚下马车,早已等候多时的工部小吏阿东便迎了上来。阿东是李直的故交,虽只是个九品小吏,却精通工务,为人耿直。他身着洗得发白的官服,靴子上沾满泥浆,显然已在此等候多时。

"大人一路辛苦。"阿东躬身行礼,压低声音道,"六盘水地气阴湿,大人还需多加留意。这地方...不太平。"

李直正待细问,却见驿馆中门开启,上官表儿从院内款步而出。她身着湖绿色宫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每一根发丝都服服帖帖。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笑容,既显恭敬又不失身份。

"李钦差远道而来,妾身已备好茶点,为大人接风洗尘。"她声音温婉,举止得体。

"有劳上官采办了。"李直微微颔首,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廊下,隐约见一壮实身影迅速隐入柱后——正是那工部工匠吴二彪子。

是夜,李直在灯下翻阅河工图册,忽闻窗外传来异响。推开雕花木窗,但见月色如水,远处山林间似有黑影掠过,伴随着若有若无的呜咽声。那声音时远时近,似哭似笑,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瘆人。

阿东闻声而来,神色凝重:"大人也听见了?这六盘水素有'妖事'流传,夜间常有精怪出没。"他压低声音,"据说百年前,有个叫杨木匠的穷苦人在山中捡到一颗夜明珠,那珠子通体透亮,夜里能照见百步之外的物事。杨木匠的老母双目失明多年,得了这珠子后竟重见光明。"

"后来呢?"李直问道。

"后来当地恶霸闻讯而来,抢夺宝珠。杨木匠抱着珠子逃入深山,不慎失足坠崖。珠子滚落山涧,再也寻不见。可奇怪的是,每逢月圆之夜,那山涧里还会泛起幽幽蓝光,有人说那是杨木匠的魂魄在守护宝珠。"

李直蹙眉不语,想起离京前狄公的叮嘱。他举灯细看,注意到驿馆墙角有些许新翻的泥土痕迹,院中井口也似有人近期动过手脚。井沿上几道新鲜的擦痕,在月光下泛着诡异的光泽。

次日清晨,李直决定先行勘察河道。六盘水地势险峻,泾水汹涌,两岸峭壁如削。阿东指着远处一处峡谷道:"那里便是二龙河,当地人称为'鬼门关'。"他顿了顿,声音低沉,"相传成吉思汗征战西夏时,有三百亲军在此驻扎,一夜之间全部暴毙,死时面带微笑,无任何挣扎痕迹。当地人说,这是山魈作祟。"

李直凝神细听,心中疑云更重。他走近河岸,注意到新筑的堤坝用料粗糙,石块大小不一,砂浆也调配得草率。而上官表儿负责采办的物料,账目上记的是上等杉木,实际运送的却是些朽坏杂木。这一切,都指向一个精心设计的局。

第二回 阿东持正触利益 表儿串联起祸端

河工事宜渐次展开。六盘水地处黔地,山高林密,河道整治颇为不易。连日的雨水使得泾水水位暴涨,浑浊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冲击着脆弱的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