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小心!”赵云目光锐利,立即大声提醒。
正是这一声警示,让曹操惊险躲过冷箭。
“卑鄙!”夏侯惇见状大怒,纵马上前喝道,“城上的人听着,立刻开城投降,否则破城之时,定斩不饶!”
见袁术如此阴险,竟敢暗箭伤人,曹操面色阴沉,策马返回军阵,心中暗自发狠:待到水淹襄邑,必让袁术付出代价!
“可惜!”袁术见冷箭未能得手,低声抱怨,随即下令:“纪灵,你去会会此人。”
“末将遵命!”纪灵凝视城下叫阵的夏侯惇,郑重领命。
“报上名来!”
夏侯惇凝视着城门处突然杀出的敌将,目光一凛,手中长矛骤然握紧。
“纪灵在此!”
纪灵声若寒铁,三尖两刃刀破空而出,直奔夏侯惇而来。
“狂妄!”
见对方竟敢主动出击,夏侯惇眼中杀意暴涨,策马迎战。
铛——
火星迸射间,两人兵器已碰撞十余次。甫一交手,便是山崩地裂般的杀招。
“好身手!”
夏侯惇心中暗惊,这纪灵的武艺着实不凡。要知道在赵云、典韦未归附前,他这杆泣鬼神的浑铁长矛,可是令无数敌将未战先怯。寻常武将与他对招,往往三合之内便会虎口震裂。
可眼前这纪灵,硬接数十招竟面不改色。
“都说你夏侯惇是曹营第一猛将......”
纪灵刀势骤变,冷笑道:“今日看来,不过尔尔。”
“谬矣!”
夏侯惇突然变招,长矛如毒蟒吐信,寒光点点直取要害。
“我连前三都排不上!”
纪灵的三尖两刃刀却似蛟龙出海,刀风激荡间竟隐隐有风雷之声。二人枪来刀往,转眼已过六十回合。战况非但未见疲态,反倒愈战愈勇。枪影刀光快得令人窒息,观战士卒无不倒吸凉气。
"纪灵果然是一员猛将!"
曹操望着激战中的二人,不禁发出赞叹。他一向爱惜人才,无论是忠义无双的关羽,还是勇冠三军的赵云,都因曹操的惜才之心而得以留名青史。此刻见纪灵如此骁勇,心中又生爱才之意。
"主公。"杨牧见状出言提醒,"此人是袁术从小栽培的将领,恐怕难以招揽。"他解释道,纪灵对袁术忠心耿耿,即便在袁术穷途末路时仍不离不弃,最终战死沙场。
"可惜啊!"曹操摇头叹息,"如此良将却明珠暗投。"
"志才,妙才那边进展如何?"曹操转而询问夏侯渊的情况。他清楚夏侯惇胜败对大局影响有限,唯有夏侯渊的水攻之计成功,才能一举拿下襄邑。
"妙才将军昨日回报,水渠已经完工,只待蓄满河水便可水淹襄邑。"
"甚好!"曹操眼中闪过精光,"就让袁术再猖狂几日,待水渠蓄满之时,便是他的死期!"
战场上,纪灵与夏侯惇已交锋百余回合。两人虽显疲态,却仍斗志昂扬。夏侯惇与纪灵战得酣畅,忍不住劝道:"纪灵!以你的武艺追随袁术实在可惜,不如投效我主, ** 富贵!"
英雄相惜,夏侯惇见纪灵追随袁术实在屈才,便欲劝其归顺。
"要战便战!"纪灵怒喝一声,手中兵刃寒光乍现,再度袭向夏侯惇。
两员猛将再度交锋,刀光剑影间已过百余回合。纪灵渐显疲态,招式迟缓。
城楼上,袁术面色阴沉。眼见爱将力竭,当即喝道:"速去接应!"
战阵中金声骤响,袁术军闻令欲退。曹操见状冷笑道:"岂能想来便来,想走便走?"
杨牧目送典韦策马而出,又转向身旁赵云:"子龙,该回敬他们的冷箭了。"赵云会意,悄然引弓。
纪灵借援军赶到之机抽身撤退。夏侯惇虽心有不甘,却因体力耗尽未敢深追。
此时典韦如猛虎出闸,声震四野:"休走!典韦在此!"
就在夏侯惇踌躇未决时,典韦纵马突至,掌中双戟寒光乍现,瞬间劈落敌将首级。
血柱冲天而起,头颅翻滚坠地。
典韦浑身浴血紧追不舍,残阳如血映照下,宛如九幽恶鬼降临人间,惊得袁术众将肝胆俱裂。
"这!"
"夏侯惇所言非虚?此等凶人竟非曹营前三?"
眼见典韦转瞬斩杀己方猛将,纪灵骇得魂飞魄散。那殒命之将虽不及己,亦是威震淮南的骁将,竟挡不住典韦一合之击!
袁术拍案怒喝:"曹贼从何处网罗此等虎狼?"
城头乱象乍现,蛰伏许久的赵云双目如电,弯弓搭箭直指袁术心口。
"嗖——"
箭似流星贯空,擦着袁术发髻掠过,精铁头盔应声飞起,箭簇深深没入石柱。
"吾首级安在?!"
袁术瘫跪在地,双手死死抱住头颅,状若癫狂。
"主公勿忧!头颅尚在!"
众将慌忙搀扶,只见袁术面如土色,厉声嘶吼:"鸣金收兵!"言罢跌跌撞撞逃下城楼。
赵云收弓请罪:"末将失手,请兄长惩戒。"
"不妨。"
“离城墙数百步之遥,寻常人莫说射中袁术,就连箭矢都飞不上城头。子龙能一箭射落袁术头盔,已是绝世罕见。”
“更难得袁术被你吓得跪地发抖,魂飞魄散,这口气也算为主公出了。”
杨牧只是淡然一笑。他本就不指望赵云真能一箭毙杀袁术——如此远距,成功之机微乎其微。
“哈哈哈……”
“子唯说得极是!子龙这一箭能命中袁术头盔,单凭这点,军中箭术便无人能及你。”
“至于袁术这厮,待时机成熟,必叫他命丧九泉!”
此战过后,袁术惊魂难定,接连三日紧闭城门。
任凭曹军在城下百般辱骂,他始终龟缩不出,妄想倚仗粮草充足,活活耗死曹操。
曹营内。
“主公!”
“妙才将军急报,引水渠已蓄满,随时可破堤淹城!”
戏志才攥着军报疾步而来,语带振奋。
“好!”
“即刻传令妙才,明夜三更掘渠放水,水淹襄邑!”
曹操拍案而起,当即下令全军备战。将士们闻讯,无不磨刀霍霍。
殊不知大祸临头的袁术,此刻正在城中饮酒作乐。
“袁绍!曹操!刘表!”
“我袁公路才是真命天子!定要将尔等逐个击破,问鼎天下!”
他自恃物资丰沛,城墙坚厚,认定能耗到曹操粮尽退兵。届时便可兵不血刃拿下兖州,再以南阳为基,先取荆州刘表,后灭河北袁绍,终成霸业。
正醉心宏图之际,一声急报骤然炸响:
“报——!”
“不妙啊,大人!”
“成片的洪水正向城内涌来!”
信使面如土色,双腿发颤,仿佛末日降临。
“洪水?”
“晴天白日的,哪来的洪水?”
面对来人惊恐万状的模样,袁术厉声呵斥。
“急报!”
“各城门已遭水浸,城墙随时可能坍塌!”
未等袁术细问,又一名军士飞奔而至。
“这...”
一个信使可能误报,但接踵而至的警报足以证实事态严重。
袁术再无迟疑,披挂上马,直奔城楼高处。
登高远望的袁术,面色陡然煞白如纸,额头冷汗涔涔,身形摇晃不稳。
“全毁了!”
袁术心如明镜:自己最大的依仗就是粮草充足与城墙牢靠。如今曹贼竟引黄河水灌城,这夯土城墙看似坚固,遇水浸泡便形同虚设。
“主公。”
“现在四门皆被水淹,破城只在顷刻。”
“曹军兵力分散,我们应选一门突围,方有生机。”
纪灵策马上前,语气焦灼。
他万没料到曹军如此狠绝,竟决堤淹城,显然是要赶尽杀绝。
若不趁乱突围,困守城中唯有死路一条。
“什么?”
“你要本将军临阵脱逃?”
袁术闻言脸色阴沉似铁。
想他堂堂袁氏嫡子,四世三公的贵胄,那曹操不过阉宦之后,昔日不过是他们袁家门前摇尾乞怜的走狗。
# 天下逐鹿
此刻,曹操与袁绍的庶子相互勾结尚可容忍,可恨的是此人竟坐上了兖州之主的位子,权势更胜于他。
如今更迫使他仓皇逃命,这口气袁公路如何咽得下?
"主公。"
"胜负乃兵家常事,唯有最终的胜者才是真正的豪杰。眼下曹贼借助天灾之势,非我等能硬抗。"
"明公弃守城池并非怯战,乃是战略撤退。"
阎象察觉主公心思,急忙出言劝慰。
经此一番开解,袁术神色稍霁。
"主公。"
"不如先取扬州。淮南自古富庶,加之刺史刘繇昏庸无能,江东孙坚新丧,正是一片混乱。"
"明公出身四世三公,威名远播,定能令四方归顺。效仿项羽,问鼎中原。"
"项羽?"
袁术眼中闪过精光,终于下定决心。
"传令!"
"各部集结,自东门突围!"
......
轰隆隆——
滔天浊浪从人工开凿的河道奔腾而下,如猛兽般吞噬了整个襄邑城。
"唉......"
"古人云水火无情。"
"今日方知此言不虚!"
曹操立于高坡,望着被洪水冲垮的城墙垛口,三丈高的墙垣轰然倒塌,面上浮现惊惧之色。
"明公。"
"一切准备就绪,只待袁术这条大鱼自投罗网。"
杨牧望向水漫金山的襄邑城,嘴角微扬。
自他向曹操献计那刻起,袁术的败局已然注定。
"子唯。"
"襄邑四门,你如何断定袁术必走东门?"
**
曹操下令水淹襄邑后,杨牧立即进言,建议派赵云与夏侯惇率一万大军埋伏于东门外。
曹操虽采纳此计,心中仍有疑虑。毕竟袁术可从任意城门突围,而曹军兵力有限,难以全面防守。若要最大限度歼灭敌军,必须集中兵力于一城门。
选择重点防守何处,至关重要。
“志才,”曹操问道,“袁术为何会选东门突围?”
杨牧微微一笑,将机会让给戏志才。
“主公,”戏志才从容道,“袁术心思不难揣测。孙坚新亡,刘表定会趁势图谋南阳,而袁术已放弃南阳,将兵力集中于襄邑,原想借地利拖垮我军。”
“如今城破在即,袁术必不甘坐以待毙。他素来傲慢,不会投奔陶谦,若要东山再起,唯有逃往富庶的淮南。”
戏志才一席话,将袁术的盘算剖析透彻。
“妙极!”曹操赞道,“志才洞察入微,真乃神算。”